python的3个基本语句,语法真的很基础,但有些酷的语法你用过?
针对python中最常用的三个基本语句,虽然平时工作中一直在使用,但是有些细节方面,之前还是没有注意到,故对这三个基本语句做个记录 。
赋值语句
变量的赋值可以理解为往小罐子里存放数据,然后再给小罐子上贴上一个标签,这个标签就是变量名 。具体格式:
- 基本赋值
语法:
var_name = value
实例:
a = 10 #将数字10赋值给a
b = 12.1 #将小数12.1赋值给b
c = "myweb" #将字符串myweb赋值给c
d = None #将None赋值给d
多个变量赋值
除了以上的赋值,我们也可以同时给多个变量赋值,如
a,b,c,d=10,12.1,'myweb',None #效果等同于上面的四行代码
还可以这样赋值
one,two,three,four='abcd'
print(one)
print(two)
print(three)
print(four)
#输出
a
b
c
d
相当于是把abcd拆分成四个字符串赋值给前面的四个变量,所以当字符串不是4个的话就会报错。
对其它数据类型的赋值
a = 10 + 2 #a = 12
b = a + 6 #a = 18
以上语法,同样注意左右两边的对称性,即左边的变量名要和右边的一致,否则会报错 。
变量的值使用表达式
变量的值也可以是使用表达式表示,将表达式运算后的值赋值给变量
a = 10 + 2 #a = 12
b = a + 6 #a = 18
增强赋值
可以使用如下语句使代码更简洁
a=10
使用变量时,只需要访问其变量名就可以了 。如
a,c = 10,"myweb"
print(a) #输出:10
print(c) #输出myweb
- 变量的原理
接下来我们就探究下它的存取过程,变量被赋值后,python将变量存到了内存中,我们可以通过id()方法查看它的内存地址 。
a = 10
b=12.1
c=a
d=12.1
print("a的地址:",id(a))
print("b的地址:",id(b))
print("c的地址:",id(c))
print("d的地址:",id(d))
print("a的地址和c的地址相等就返回Ture,否则返回False:",id(a) == id(c))
print("b的地址和d的地址相等就返回Ture,否则返回False:",id(a) == id(c))
运行结果:
a的地址: 1493882048
b的地址: 47309616
c的地址: 1493882048
d的地址: 47309616
a的地址和c的地址相等就返回Ture,否则返回False: True
b的地址和d的地址相等就返回Ture,否则返回False: True
对上面的运行结果说明一下:
- a=10 ,内存区中创建地址为1493882048,其对应的值=10,并且将a指向了这个内存地址 ;b的原理一样,不再说明 。
- c = a,c和a的地址一样,都指向了1493882048的这个地址。
- d=12.1 因为该数据在内存中已经开辟了一片内存空间,它的地址就是47309616 ,所以当再声明变量为12.1的时候,其实就是把d指向了该内存地址上 。
把上图做一个比喻,我们买东西去取快递时,工作人员会和我们要一个取件码,通过这个取件码,工作人员就能到某个货柜上的窗格中找到对应的包裹。那么,这里的取件码就像我们这里的变量名,某个货柜的窗格就像内存地址,而窗格内存放的包裹就像是数据 。
- 总结
最后通过一张图来对变量的赋值和使用进行说明 。
条件语句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做各种各样的判断,比如,如果今天下雨,我就要带雨伞;如果21点能从公司出发,就坐地铁,否则就打车 。把以上的情况放在对应场景APP的中,那么它就需要使用条件判断语句 。
在条件语句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if 单分支
第一种最简单的条件判断格式,需要注意的是,执行的代码块前有缩进(tab键),一般开发工具会自动帮你缩进。
if 该条件为真:
执行的代码块。
以上的代码说明,当if语句后的判断成立,将执行其下的代码块 。
- if 多分支
以上的情况属于最简单的条件判断,实际情况是我们会进行多次判断 。这时我们就会用到多分支 。多分支的格式如下:
if 条件判断1:
代码1
elif 条件判断2:
代码2
elif 条件判断3:
代码3
else:
代码4
对以上语法格式的几点说明:
- 执行的代码是从上往下判断,当在某个判断为真的情况下,进入该代码块执行,执行完毕后退出,后面的判断就不再往下走了
- 条件判断并不仅仅是两个值的比较,也可以是一个单一的值或变量 ,还可以是多个运算结果得出的一个值 。不管怎样,最终都是得到一个boolean值 。
- 代码块的代码是都是具有相同缩进量的若干行代码组成。
如果两个值比较,可以使用的运算符有:
# 2.多条件判断
score = 76
if score >= 90:
print("优秀")
elif score >= 80:
print("良好")
elif score >= 60:
print("及格")
else:
print("不及格")
#输出结果:及格
它的执行过程如下:
- if 嵌套
同样在if语句块内还可以再次嵌套if语句,嵌套格式:
if 条件判断1:
if 条件判断2:
代码1
elif 条件判断3:
代码2
else:
代码3
elif 条件判断4:
代码3
else:
代码4
代码示例:
#3.嵌套
url = "http://www.baidu.com"
if r'http://' in url:
print("HTTP协议的url")
if "www.163.com" in url:
print("网易")
elif "www.baidu.com" in url:
print("百度")
else:
print("不知道")
else:
print("其它协议")
结果输出:百度
- 各数据类型的返回值
对if 或elif 后面的条件判断语句,也可以是各种数据类型的值(运算后的值),根据它们的值,python也能判断它是True还是False。
- 数字或浮点数,0或0.0返回False,其它值返回True
- 字符串,对于空字符串为返回False,其它值返回True
- None,对于None返回False,非None值为True
- 列表|元组|字典,对于空列表,空元组,空字典都是返回False,非空值返回True.
a = 0
if a:
print("整数0返回的是True")
else:
print("整数0返回的是False")
b = ""
if b:
print("空字符串返回的是True")
else:
print("空字符串返回的是False")
c = None
if c:
print("None返回的是True")
else:
print("None返回的是False")
d=[]
if d:
print("空列表返回的是True")
else:
print("空列表返回的是False")
e=()
if e:
print("空元组返回的是True")
else:
print("空元组返回的是False")
g={}
if g:
print("空字典返回的是True")
else:
print("空字典返回的是False")
运行结果:
整数0返回的是False
空字符串返回的是False
None返回的是False
空列表返回的是False
空元组返回的是False
空字典返回的是False
- 其它方式的条件语法写法
在python有很多的语法是非常灵活的 ,比如条件语句可以这样写:
将if else放在一行
语法:
<return_true> if <condition> else <return_false>
实例:
chinese_score = 65
math_score = 89
max = "语文成绩好" if chinese_score > math_score else "数学成绩好"
print(max)
结果:
数学成绩好
也可以and或or来表示,和上面的效果是一样的
语法:
<conditional_exp> and <return_true> or <return_false> #注意:表达式中不包含if
实例:
chinese_score = 65
math_score = 89
max = chinese_score > math_score and '语文成绩好' or '数学成绩好'
print(max)
结果:
数学成绩好
也可以通过元组+列表形式来判断,前面是元组,后面是列表
最简单的形式:()[]
语法:
(<return_false>, <return_true>)[condition_exp]
实例:
chinese_score = 65
math_score = 89
max = ('数学成绩好','语文成绩好')[chinese_score > math_score]
print(max)
结果:
数学成绩好
通过字典+列表来进行判断,前面是字典,后面是列表
语法:
{True: <return_true>, False: <return_false>}[<condition_exp>]
实例:
chinese_score = 65
math_score = 89
max = {True:'语文成绩好',False:'数学成绩好'}[chinese_score > math_score]
print(max)
结果:
数学成绩好
循环语句
当我们遇到如下的需求时,一个列表中全是数据,要求从列表中取出最大数据 。这个需求用python实现的话,就得需要用到循环,将列表的每个数据都循环一次,然后将最大的数据保存并打印 。
有关for循环中用到常用的知识点如下:
在python中有两种循环,分别是:for循环和while循环 。
- for循环
for循环中主要用来遍历序列中的元素,如,列表、元组、字符串、字典或集合 。
语法格式如下:
for 循环变量 in 序列
代码块
else: #注意:这个else及后面的代码块可以忽略
代码块1
针对for循环的运行流程图:
实例:对列表中的数字进行相加操作
# 1.for循环
result = 0
for x in [3,5,8,12,2]:
result += x
print(result)
#输出结果:30
除了以上循环,有的循环变量会是两个值,比如字典,每次都会返回键值对。
d = {'a':123,'b':234,'c':345}
for key,value in d.items(): #获取键值对的序列
print("{}的值是:{}".format(key,value))
运行结果:
a的值是:123
b的值是:234
c的值是:345
- while循环
while循环是加了个条件判断,如果条件判断,当条件为真时,执行代码块,条件为假时,终止循环 。若条件一直为真时,就会一直循环下去 。
while循环的语法格式:
while 条件语句(condition):
代码块(statements)……
while循环的执行流程如下:
实例:打印1~5的所有数字
a = 1
while a <= 5:
print("a的值:",a)
a+=1
输出效果如下:
range()方法
如果你需要遍历数字的序列,可以使用内置函数range(),它会自动生成一个数列。
range()函数的语法格式:
range(start,end,step)
- start:代表数列的开始索引,包括开始索引。此参数若省略,默认从0开始
- end:代表数列的结束索引,不包括结束索引,必填
- step:步长,每次跳跃的步数 。此参数若不填写,默认步长为1
示例:打印1~10数字
for x in range(11): #这里的range(11) 其实就等于 range(1,11,1)
print("输出的值为:",x)
运行结果:
输出的值为: 0
... #省略中间
输出的值为: 10
- break和continue
当我们希望终止循环或者跳出当前循环的时候,就可以使用break和continue来实现 。 break和continue一般都会放在if语句内 ,用于对某一条件判断为真或为假时,所要进行的后续操作 。
break语句
break语句用例终止当前循环,当执行的循环体遇到break语句后,就会终止当前循环。
示例:在如下的列表中寻找'lisi'的字符串,找到后打印并终止循环 。
lst = ['zhangsan','lisi','wangwu','zhaoliu']
for x in lst:
if 'lisi' == x:
print("找到了,终止循环!!!")
break
运行结果:
continue语句
continue语句主要用来跳过当前循环,当遇到continue语句后,其后面的代码将不再执行,直接返回到条件表达式。
示例:将以下列表的数中相加,但是3除外(也就是遇到3跳过)
lst = [2,3,5,3,6]
sum = 0
for x in lst:
if 3 == x:
print("遇到3了,后面的代码将不在执行")
continue
sum += x
print(sum)
运行结果:
总结
最后,我们再对以上的用法做个简单的总结 ,可以通过下面的图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