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全集 肉版-金庸h小说全集在线阅读最新章节列表_金庸全集 肉版-金庸h小说全集在线阅读全文阅读_八戒中文网
公众号:T教授点名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不朽!
金庸,原名查良镛,出生于年,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报人。而在这些广为人知的身份背后,他还有不为人所熟知的爱好。
棋如人生
金庸其实是一个超级棋迷,从他的作品里可见一斑。
从《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到《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都有关于围棋的描写。
其中尤以《天龙八部》中的珍珑棋局最为大放异彩。
逍遥派的掌门无崖子花整整三年的时间呕心沥血穷尽毕生所学摆出一个“珍珑”棋局,遍邀天下英雄来破解,希望能够借此找到自己中意的继承人。
结果被丑和尚虚竹闭着眼睛以“自添满”(自杀一大块解放全局)的手段乱破了去。
通过一盘棋局,金庸更好地传递了自己想通过小说传递出的人生意义。
珍珑棋局劫中有劫,既有共活,又有长生,或反扑或收气,花五聚六,复杂无比。
多少年以来,根本没有人能够解开。
解棋局的过程,往往会反应下棋的人的性格和下棋的人的命运。
比如说复辟狂人慕容复解珍珑棋局时,鸠摩智一语挑明“连边角上的纠缠也摆脱不了,还想逐鹿中原么?”
慕容复的眼前渐渐模糊,棋局上的白字黑子似乎都化作将官士卒,东一团人马,西一块阵营,你围住我,我围住你,互相纠缠不清的厮杀。
而这一情形也正是慕容复一生的缩影。
慕容复日日枕戈待旦、四处奔波到处招兵买马为了匡复大燕,但是最终却“落得个白茫茫大地”。
这不正印了那句
“连边角都纠缠不清,还想逐鹿中原么?”
再说“天下第一恶人”段延庆。
解珍珑棋局时,起初十着走的是正道,第十一着起,走入了旁门,越走越偏。
这正好是段延庆一生。
段延庆本是大理太子,修炼的也是大理段家的正宗武学“一阳指”,后来开始修炼邪派武功,伙同其余三个恶人合成“四大恶人”,到处作恶多端,显然是“越走越偏”。
最终段延庆感到“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正也不是,邪也不是”,段延庆的一生也是如此煎熬。
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虚竹”。
珍珑棋局是虚竹解开的,但虚竹根本不会下棋,第一步棋基本就是“自杀”。
但正是因为“闭目落子”而杀了自己一大块白棋后,局面顿时开朗,后经过“段延庆”指点破解了珍珑棋局。
而虚竹一生正是如此,许多武功、地位乃至自己妻子梦姑都是虚竹自己为了救人而非本心想要,最后“boss”送的“通关奖励””。
书至最后,塞上牛羊空许约,王图霸业一场空。“舔狗之神”段誉也未能和王语嫣走到一起……小说中所有人都深陷在命运的漩涡之中,被“求而不得”的主题折磨得死去活来。
而这一切,都早已在注定那盘“珍珑棋局”之中。
围棋是金庸一生的爱好
而这么深的人生感悟寓身于棋,恰恰是因为金庸先生对围棋的熟悉。
傅国涌所著的《金庸传》中写道,金庸是个
“极为内向的人,不喜应酬、不善辞令,下围棋是他最大的兴趣,无人对弈时甚至自己和自己下棋”。
自上世纪年代初执棋子以来,金庸对围棋的兴趣终身不减。是香港棋界公认的“棋痴”。初到香港,金庸常常用笔名发表一些卓有见地的棋评。金庸的棋艺在香港棋坛也堪称一流。
虽然由于工作上的繁忙,金庸很难有时间参加大赛磨练,但凭借满腔热情,棋力依旧达到了业余四段的水准。
中国围棋队每次去香港比赛,都是由《明报》接待,而金庸几乎每次都出面。为了感谢金庸对中国围棋的支持,中国围棋协会曾授予他荣誉六段称号。
这对于喜爱围棋的金庸来说,真是莫大的荣誉和安慰。他也把这个证书看成是一个“宝贝”,“在他的书房里,悬挂着由李梦华签名的围棋段位证书”。
曾经也在尖沙咀金马伦道买了一层楼作为香港围棋会的会址,而租金仅是象征性地收1元。
最夸张的是,据说有一次金庸与友人闲谈。朋友问:古今中外,你最佩服谁?
金庸脱口而出:古人范蠡,今人吴清源。吴清源是世界围棋革命的推动者与实践者,有“棋圣”之称。能够获得金庸如此高的评价,吴清源的棋艺显然是打动金大侠的地方。
金庸和围棋大师
不光是通过各项活动去参与围棋,金庸也和诸多围棋大师有过颇多交集。
最开始,金庸曾拜围棋大师林海峰的高徒王立诚为师,后跟“棋圣”聂卫平学过棋。而金庸本身是对传统礼数非常看重之人,只要一拜师便要礼数周全,全然不顾聂卫平与自己长幼年龄的差距。
年,聂卫平正在广州参加“新体育杯”的卫冕战,金庸托人要拜他为师。
聂卫平曾经读过金庸的武侠小说,但是两人从未谋面。一见面,金庸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要行三叩九拜的拜师大礼。
比金庸小二十岁的聂卫平赶忙阻拦,说拜师可以,但不要磕头了,从此,金庸见到聂卫平,便以“师父”相称。金庸也因此成了常昊、古力等人的“大师兄”。
年“新体育杯”的决赛就是在香港金庸的家中进行的。金庸知道聂卫平爱吃螃蟹,专门在家里请他吃了顿螃蟹。
那顿饭从下午5点一直吃到晚上点半,聂卫平一共吃了十三只,金庸一直在旁边陪着。
两年前,聂卫平曾做客一档访谈节目,在节目中聂卫平就直言金庸是自己师门中的大弟子。
“我们这个门里最大的弟子是大师兄,金庸,金庸是他们的大师兄,金庸自己叫他们都是师弟。”
通过围棋的练习,金庸先生创作武侠小说的思路充满了围棋的推理思路。
很多“棋路”就是写书的“思路”。
在小说中,金老先生以棋写人、以棋喻人;
在生活中,先生执子悟人、通过围棋参悟人生。
围棋和金庸可谓是相伴一生。
金庸的离开让人神伤,但他与围棋的故事,与体育的故事,必定会一代代传下去。
内容来源:新浪体育、腾讯体育、百家号
文/编:八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