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退学,被微软封杀,牛人王垠:没有一家公司值得我为他工作
你知道第一位从清华退学的博士是谁吗?这样的人在大家眼里应该是狂人一般的存在吧,旁人梦寐以求都想进入清华大学求学,但是却有人对清华不屑一顾。
令人震惊的是,这个狂人不仅仅是清华大学的博士,他接连考上了两所世界名校的博士,最后纷纷以退学告终。他对待学业半途而废,大家不禁开始为他之后的职业发展产生担心。但是很明显,大家多虑了。
谷歌,微软等公司纷纷争抢这位狂人,在成功将他招入自己麾下之后,又匆匆将其解雇,在业内封杀,狂人王垠:没有一家公司值得我为他工作。发生在这位狂人身上的一系列故事,都让我们摸不着头脑,大家都很好奇,这位狂人究竟拥有怎样传奇的人生。
从小立志,清华就是自己的梦想
王垠的父母都是人民教师,对于学习看得很重,而且王垠的父亲,曾经还培养出非常优秀的学生,而这位学生也不出意外地上了清华。
自王垠懂事之日起,他就经常听到父母夸赞清华大学得好,王垠为了讨父母的欢心,他也表现得对清华大学很感兴趣,看到儿子这么喜欢清华大学,王垠的父母都非常开心,决定好好培养儿子,让儿子以后也能到清华大学求学。
王垠在父母的影响下,对于清华大学越来越向往,他做梦都是自己在清华大学学习的景象,在他的观念里,只有上了清华大学才是好孩子,才能得到父母的喜爱,自己的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所以王垠为了这个目标,一直在努力。除了王垠在努力,他的妈妈更是对他管教严格,为自己儿子能上清华大学而不懈努力着。
其他小孩子在玩的时候,王垠只能做爸爸妈妈给自己准备的习题,他每天的时间都被严格细致的划分,甚至连几点去厕所,几点吃饭也规定的明明白白。小孩的天性就是爱玩,王垠在这样高压的环境下生活着,他的天性得不到释放,王垠觉得十分压抑,所以后来他开始反抗母亲。
可怜的王垠一开始只是哭闹,不想写父母给他准备的习题,后来看父母态度强硬,一定要让自己完成那些学习任务,王垠就开始和父母谈判,尝试着让他们多给自己留一些课外活动的时间。
王垠的父母经过反省,发现自己确实对儿子管教太严了,他们认为,如果事情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儿子的心理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便答应了王垠以后会减少他的课外习题量,并且多给他一些放松的时间。
王垠并没有把这些空闲时间花费在看电视,打游戏上。在没有课业任务的时候,他常常会去小花园里,看看那里的蚂蚁,再拿一些家里不用的电线或者电圈做做小实验,小花园就是独属于王垠的天地,在这里,他的心情才会得到放松。对于王垠来说,他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利用身边的小零件做实验了。
随着年级的增高,王垠接触到了物理。他成为了一名物理狂热爱好者,对于课本上的实验,他都很感兴趣,只要身边有合适的工具,王垠都会把书上的实验再重复一遍。
王垠也许会对其他的习题感觉到厌烦,但是对于物理类的习题,王垠可谓是百做不厌,一旦他接触到了物理,整个人的眼神中都在放光,王垠认为,只有物理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学科。
在母亲知道王垠对于物理的喜爱之后,也没有反对,母亲认为,如果王垠以后能去清华大学的物理系学习,也是很不错的。所以对于王垠喜欢做物理实验一事,也没有过多的阻拦。
但是一切都在高二那年改变了,那年,王垠的母亲拿回一张去年的高考试题,让王垠写了一遍。令人震惊的是,王垠才刚刚高二,就能做出很多令高考生都感觉到头痛的题目,他答的那些高考卷子的分数,竟然已经达到了当年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王垠的母亲喜出望外,他决定以后一定要好好地培养王垠,让他在下一年的高考中,可以顺利地考上清华大学。于是王垠的母亲不允许他再做物理实验,而是让王垠在剩下的这一年中踏踏实实的做题刷题。
“你看看之前不如你的同学,这次的语文考试成绩都比你高了,你可要加把劲了。”自从母亲开始让王垠备战高考以后,这样对比的话语就经常在王垠的耳畔萦绕。
在家,母亲经常拿王垠和其他学生对比,并且给王垠留很多的作业。在学校,老师也是对王垠寄予厚望,也是给了他更多的学习任务。
这一切的一切都压得王垠喘不过气来,他不明白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难道考上清华就意味着自己现在必须经历这些痛苦吗?王垠又开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反抗了,他经常违背父母和老师的意愿,对待学习十分懈怠。
王垠这样懈怠的表现,只能收获父母与老师无尽的批评。王垠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渐渐麻木,为了不再听父母与老师的唠叨,他又开始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之中。
终于,高考如约而至,在报志愿的时候,王垠的第一志愿便是清华大学,他本来打算只填这一个学校的,因为他觉得以自己的实力上清华大学可谓是胜券在握,不过,母亲心中还是十分忐忑,于是王垠在第二志愿上又加上了天津大学。
在大家都以为王垠能够如愿步入清华大学的学堂时,高考成绩出来后,王垠竟然没有达到清华的录取分数线,而这时,天津大学的人数也已经招够了。只报了两个志愿的王垠,现在已经没有大学可以去了。
不过王垠的天才事迹也早已经传播出去,有很多高校也是慕名前来邀请王垠到自己的学校攻读本科。最终,王垠选择了四川大学的计算机系。心高气傲的王垠一开始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是在母亲的安慰之下,他决定在本科这四年要好好学习,之后去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
这位天才在四川大学求学的生活是否顺利呢,他又是否能如愿考上清华的硕士与博士完成自己的心愿呢?
王垠天赋异禀,最终达成心愿
上了大学,同学们要面对的第一件残酷的事情就是军训。大学的军训比中学的军训更加严格,时间也更长。
王垠在大学军训的时候,天天灰头土脸,汗流浃背,有很多次他都想着要放弃,可是转念一想,如果自己放弃了四川大学的生活,那就意味着自己还要回到高三再继续备考,那简直太折磨人了,所以王垠咬了咬牙,还是坚持下来,成功度过了这段难熬的军训生活。
王垠上了大学,脱离了母亲的管控,所以变得更加自由,他经常到图书馆阅读关于计算机的图书。在书中,他接触到了一种名叫Linux的操作系统内核,在阅读了关于Linux的知识之后,他才明白,在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是多么的落后。
老师所说的那些计算机知识,也只是为了让同学们记住从而应付考试罢了,但是那些陈旧落后的知识,对于促进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是没有半点好处的。王垠不屑于再去课堂上学习那些陈旧的知识,所以便整日泡在图书馆内,不去上课。
老师对他的表现很不满意,同学们也都对王垠的行为感觉到很诧异,他们不明白王垠为什么天天不来上课,如果他一直不来上课,那么他的期末考试该怎么办?我们要知道,如果一个大学生挂科的科目太多,是无法顺利毕业的。
很明显,这些人的担心都是多余的,王垠在期末考试中又一次展现了自己的实力,虽然他平时不去上课,但是以王垠的本领,应对期末考试的那些题目还算是小菜一碟,期末成绩出来之后,大家发现,王垠每科成绩竟然都在90分以上,他是整个专业的第二名,大家都惊呆了。
大家都开始以全新的眼光去看待这位天才,在他们眼中,王垠不再是那个不爱上课的怪人,而是一位天赋异禀的大神。
王垠的优秀,大家都看在眼里,老师们对于这个聪明的孩子也是越来越喜爱。在王垠的不断努力之下,他对计算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他的学术成就也越来越高。
在大四那年,因为他的成绩优异,四川大学直接将他保送到清华大学进行硕博连读。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努力是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王垠经过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可以实现梦想到清华大学去进修了。
三次成为博士却又三次退学,王垠到底在追寻什么?
终于来到清华大学进修了,王垠的心情十分激动,这是他20多年来的梦想,他做梦都想成为一名清华大学的学生,现在他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清华大学的校园十分美丽,学生们也都十分上进,王垠认为自己可以在这里学到更多知识,取得更大的成就。既然王垠如此喜欢清华大学,那他最后为何会选择放弃攻读博士,从清华退学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王垠认为,清华大学的课堂和四川大学的课堂没什么不同,最多只是比四川大学多了一项点名的任务而已。
清华大学学习的那些课程,对于王垠来说也十分简单,王垠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把四年的课程学习完毕了。在学习完自己的课业知识之后,王垠还想继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全方面的能力。
所以便想修一门法语课程来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在他的心里,自己的导师一直是个很好的人。可是没想到,在自己将学习法语的“培养计划”签字表放到导师面前时,导师却笑着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第二外语还是自己学学就行了吧,旁听也行啊,我主要是怕你课太多了考试不通过就麻烦了。”
王垠第一次对导师产生了厌恶的情绪,他认为,导师这样做就是为了更好地控制自己,让自己为导师的实验室和科研项目付出100%的努力,他认为导师的这种行为是剥夺了自己学习的权利。
王垠曾经说:“导师都不是真正为了我们好,他们只是想不断的压榨我们的时间,尽最大可能的利用我们,所有的实习与学习计划都需要得到他们的同意,他们只想让我们为他们自己,或者是为他们的熟人服务,完全不在乎我们的想法。”
虽然对导师心生怨恨,但是王垠对于学术知识还是十分感兴趣的,他的文章曾经获得了“最佳论文奖”,这是很高级别的奖项,清华大学甚至专门为王垠发了喜报,不过,王垠却对此啜之以鼻。
他认为,这种奖项根本就没任何含金量与价值,实在不值得让大家这么重视。王垠这种高傲的态度不止在这件事情上有所体现。有天,导师请王垠帮忙写一份专利报告,导师要求:“需要把各种原理详细地写出来,就像教小学生学习那样,要细致认真一些。”
王垠听了这要求,直接和自己的导师翻脸了,“我学习研究了这么久,就是为了写这些给小学生看的东西吗?我的能力不止于此,为什么要让我做这么小儿科的东西?我不干了。”
导师们对于王垠的态度感觉到十分愤怒,在2005年,9月22日下午3点,导师对王垠进行了约谈。
导师十分愤恨地训斥着王垠:“如果你不能潜心研究为实验室做出贡献,那么我们就不能支持你的研究了,前两个月实验室发给你的钱,我就收回了。”
不管老师说什么,有多么着急。王垠始终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彻底把老师逼急了:“我知道你是天才,你十分瞧不起我们,但是我们一辈子勤勤恳恳地学习搞科研,这一点都不丢人!”王垠抬头看了一眼导师,轻蔑地丢下两个字“再见”。
王垠随后就去办了退学手续,从他之前最爱的这所高校退学了。不过,王垠表示,自己一点都不后悔。作为清华历史上第一位退学的博士,王垠满心骄傲,他认为,自己终于脱离了那个牢笼。
王垠为了表达自己对于清华大学的不满,甚至专门写了1.7万字的《清华梦的粉碎》,他在里面写到:“清华的教学模式是存在很大漏洞的,在这里学习的几年,简直浪费了我的青春,我不可能再在这里学习下去了。”
王垠想去寻找更好的学习环境,他最后决定去美国深造。王垠凭借自己的实力顺利进入了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康奈尔大学的计算机系在整个美国排名前十,这所高校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学府。
在我们都以为王垠能够潜心学习,干出一番事业,为计算机发展做贡献时,他又退学了,同样的,在退学之后,王垠又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文章来抨击康奈尔大学。
谁能不喜欢人才呢?虽然王垠从清华大学和康奈尔大学退学了,但是他的优秀是大家无可否认的,他最后又进入了印第安纳伯明顿分校学习,不出意外的是,王垠很快又从印第安纳伯明顿分校退学了。
自此,他表示自己再也不会尝试,去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所高校攻读博士学位了,他认为整个世界的大学,都是存在问题的。
王垠用十年的博士时光来证明了大学的环境不适合他研究学习。那他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呢,脱离了学校的环境,他的学术知识能得到提高吗?
公然质疑爱因斯坦,王垠受到社会质疑
爱因斯坦是所有人心中的物理大神,但是王垠却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爱因斯坦所提到的黑洞与宇宙大爆炸,都是我们无法看到并且证实的,反观牛顿的物理定律,我们总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印证。由此,王垠认为,没有根据的相对论,缺乏实际的证明,所以真伪性有待考证。
王垠的言论一出,便受到了大家的质疑。很多人都认为王垠有些吹毛求疵,钻牛角尖了,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内容,早已经被人们证明过很多次了。比如,教科书中粒子物理中电子自旋反常磁矩的测量理论和实验的结果,早已经达到了小数点后十几位。
人们对于他天才的真实性也开始产生疑惑,大家都觉得他有些过于自大了。
谷歌、微软纷纷辞退王垠,微软甚至对王垠下达全球封杀令
虽然王垠之前的言论与行为败坏了大家对他的好感,但是毕竟他的科研成果以及学术实力就摆在大家面前。所以,一些大公司还是很愿意接受王垠的。
王垠首先进入了谷歌公司,王垠还是实习生时,就参与到了一个大项目中来,这个项目主要负责制作“跨语言”编程工具。大学的学习环境不适合王垠,那么公司的研发环境总能让他满意了吧?
王垠的做法又一次出乎了我们的意料,他在谷歌的工作生活竟然也不太顺利。在项目研发期间,王垠就与项目的负责人产生了分歧,在与负责人商讨的过程中,王垠据理力争,丝毫不想退让。
这让负责人很生气,负责人一气之下撤走了王垠的所有帮手。王垠对于负责人的这一做法也很不服气,于是他独立完成了Python的检索部分。
王垠竟然这么厉害,这让负责人心生佩服,他表示,在自己工作的这20多年中,从未见过如此实力强大的人。王垠对于项目负责人的称赞不屑一顾。他表示,自己完成的这部分技术难度很高,即便是谷歌的创始人,恐怕也没有办法独立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内容。
王垠曾经说:“来谷歌上班,只是因为我缺钱了,想赚个外快而已,他们有我这样的员工,可算是赚了,因为我完成的那部分项目内容难度实在是太大了,他们很难能找到像我这样的人才。”
事实证明,王垠独立制作的Python的检索部分,确实对技术要求很高。哪怕到了今天,谷歌还是在使用着王垠研发的那部分功能。在谷歌工作过一段时间以后,王垠又心生厌倦了。他认为,谷歌的人才管理体制也十分不适合自己,于是他说走就走,从谷歌辞职来到了微软公司。
王垠之前的退学以及辞职行为都让我们意识到他是一个心高气傲,斤斤计较的人,他在每个环境中生活的时间都很短,好像这个世界上没有适合他的容身之处似的。很多人猜测他不久之后就会从微软公司辞职,只能说这些人猜对了。王垠在微软公司工作没多久就骂骂咧咧的辞职了。
王垠离开微软公司以后,甚至口出狂言:“没有一个公司值得我为他工作,微软公司肯定马上就要倒闭了。”微软公司知道了王垠的言论以后,非常生气,对他进行了行业封杀,微软公司表示不允许王垠加入微软及任何微软子公司,包括微软合资企业或占投超50%的附属公司。
这下可是把王垠的后路切断了,王垠在计算机行业,可谓是寸步难行。不过王垠没有因为微软的封杀而灰心丧气,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他表示,自己以后想开一家学习机构,用自己所推崇的那种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们,帮助他们学习。除了这个想法之外,王垠还专门创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站,他经常在里面分享自己对于学习的看法以及学习的心得。
自此之后,王垠便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了。他也算是彻底回归了正常人的生活,身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或许无法理解王垠因为天赋异禀而产生的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心境,也许这种普通的生活才更适合他。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不断地磨练与尝试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相信王垠以后肯定会过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