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元组(Tuple)的十个经典案例
Python 元组(Tuple)是一种有序、不可变的数据结构,可以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元组与列表类似,但元组一旦创建就不能修改。
今天,我将介绍 10 个 Python 元组的经典案例,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元组。
1、创建元组
可以使用圆括号 () 创建元组,并用逗号分隔元素。
# 创建空元组
empty_tuple = ()
# 创建包含元素的元组
numbers = (1, 2, 3, 4, 5)
fruits = ("apple", "banana", "orange")
mixed_tuple = (1, "apple", True)
2、访问元组元素
可以使用索引访问元组元素,索引从 0 开始。
numbers = (1, 2, 3, 4, 5)
first_element = numbers[0] # 1
last_element = numbers[-1] # 5
3、元组切片
可以使用切片操作提取元组的一部分。
numbers = (1, 2, 3, 4, 5)
sub_tuple = numbers[1:4] # (2, 3, 4)
4、元组长度
可以使用 len() 函数获取元组的长度。
numbers = (1, 2, 3, 4, 5)
length = len(numbers) # 5
5、元组不可变性
元组一旦创建就不能修改,尝试修改元组元素会引发 TypeError 异常。
numbers = (1, 2, 3)
numbers[0] = 4 # TypeError: 'tuple' object does not support item assignment
6、元组解包
可以将元组的元素赋值给多个变量。
coordinates = (10, 20)
x, y = coordinates # x = 10, y = 20
7、元组作为函数返回值
函数可以返回多个值,这些值会被打包成一个元组。
def get_coordinates():
return (10, 20)
coordinates = get_coordinates() # coordinates = (10, 20)
8、元组作为字典的键
元组可以作为字典的键,因为元组是不可变的。
coordinates = (10, 20)
data = {coordinates: "some data"}
9、元组遍历
可以使用 for 循环遍历元组中的元素。
fruits = ("apple", "banana", "orange")
for fruit in fruits:
print(fruit)
10、元组嵌套
元组可以嵌套,即元组的元素可以是另一个元组。
matrix = ((1, 2, 3), (4, 5, 6), (7, 8, 9))
element = matrix[1][2] # 6
总结
以上 10 个案例涵盖了 Python 元组的基本操作和常见应用场景。元组的不可变性使其在某些场景下比列表更安全和高效,例如作为字典的键或函数的返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