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条件处理,新手入门到精通

liftword2周前 (04-15)技术文章6


对话实录
**小白**:(崩溃)我写了`if x = 1:`,为什么Python会报错?
**专家**:(推眼镜)**`=`是赋值,`==`才是比较**!想判断相等?用双等号!


条件判断基础三连击

1. 基础 if-else

#  标准操作
x = 10
if x > 0:
 print("正数")
elif x < 0:
 print("负数")
.....  #elif可以写多个
else:
 print("零")

专家提醒:elif是else if的缩写,在多个条件判断时使用,当某个elif条件满足时,执行对应的代码块,之后跳过其他elif和else部分。

布尔值的判断

条件表达式判断的是布尔值为True或者False,可以使用函数bool()判断对象的布尔值。

#数字0的布尔值
print(bool(0))
#打印结果
False
#数字1的布尔值
print(bool(1))
#打印结果
True

一些内置对象的布尔值说明:

  • 布尔值为False: 数字0,None,False,空列表[],空字典{},空集合set(),空元组()
  • 布尔值为True: 非数字0,True,非空列表,非空字典,非空集合set(),非空元组(),自定义的类和实例

自定义的类和实例的布尔值为True:

class Fruit():
    def __init__(self,name,color):
        self.name = name
        self.color = color

fruit = Fruit('apple','red')
print(f'自定义的class 布尔值为{bool(Fruit)}')
print(f'自定义的实例 布尔值为{bool(fruit)}')
#打印结果
自定义的class 布尔值为True
自定义的实例 布尔值为True

not 表达式表示相反逻辑

当表达式为False时,使用not+表达式,if条件判断为True,会执行代码块1

if not 表达式:
	代码块1

2. 嵌套条件

age = 20  
if age >= 18:
 if age <= 60:
 print("成年人")
 else:
 print("老年人")
else:
 print("未成年人")

嵌套条件像俄罗斯套娃,一层套一层。外层条件判断是第一层套娃,只有打开外层(满足外层条件),才会继续判断内层条件,这种结构可处理复杂的逻辑分支。

while循环条件判断

#  标准操作
count = 0
while count < 5:
 print(count)
 count += 1

当while后面代码为True时,循环才继续。当上面的代码执行到count=5是会退出循环

三元运算符

# 传统写法
if x > 0:
 result = "正数"
else:
 result = "非正数"

# 三元写法
result = "正数" if x > 0 else "非正数"

三元运算符用更紧凑的语法实现条件赋值,先判断x > 0,为真返回"正数",为假返回"非正数",能简化简单的条件判断逻辑。

短路求值

def expensive_call():  
print("我被调用了!")
 return True
# 短路求值
False and expensive_call() # → False(不调用函数)
True or expensive_call() # → True(不调用函数)


在逻辑运算中,and运算符当第一个操作数为False时,整个表达式结果为False,不会执行第二个操作数(即不调用expensive_call函数);or运算符当第一个操作数为True时,整个表达式结果为True,也不会执行第二个操作数,能提升程序性能,避免不必要的计算。

链式比较

# 传统写法
if 1 < x and x < 10:
 print("x在1到10之间")

# 链式写法
if 1 < x < 10:
 print("x在1到10之间")

链式比较更简洁直观,直接表达x大于 1 且小于 10 的逻辑,与传统写法效果相同,但代码更清晰,在 Python 中这种写法合法且高效。

使用and 和or判断

有两个表达式A和B

A和B都为True时 A and B 结果为True
A和B有一个为False时 A and B 结果为False

A和B有一个为True时 A or B 结果为True

A和B都为False时 A or B 结果为False

if __name__ == '__main__'的含义

python模块(单个的.py文件是一个模块)中使用if __name__ == '__main__'时,指只有直接运行该py文件时if判断才会生效,而当该模块被其他模块import导入时则不会生效。

 定一个test.py文件,文件内容如下:
print(f'test.py的属性__name__值为: {__name__}')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执行该内容')

#运行test.py 结果:  if __name__ == '__main__'判断为True
test.py的属性__name__值为: __main__
执行该内容


当test.py同级目录的另一个文件test1.py通过import导入test.py时:
test1.py文件内容如下:
import test

#运行test1.py的结果:
test.py的属性__name__值为: test
解释:if __name__ == '__main__'判断为False,
因为__name__值变成了文件名test,而不再是__main__

高阶操作

1. 字典代替复杂 if-else

# 传统写法
if x == 1:
 result = "一"
elif x == 2:
 result = "二"
elif x == 3:
 result = "三"
else:
 result = "未知"
# 字典写法
result = {1: "一", 2: "二", 3: "三"}.get(x, "未知")

当有多个等值判断的if-else时,用字典的get方法可简化代码。字典将键值对存储,get方法根据键获取值,若键不存在返回默认值(这里是"未知"),代码更简洁且易读。

2. 列表推导式 + 条件

# 传统写法
result = []
for x in range(10):
 if x % 2 == 0:
 result.append(x**2)

# 推导式写法
result = [x**2 for x in range(10) if x % 2 == 0]

列表推导式结合条件,能更简洁地创建列表。它先遍历range(10),对每个x判断是否满足x % 2 == 0,满足则将x**2添加到结果列表,相比传统循环,代码更紧凑。

3. any () 和 all () 函数

# 检查任意条件
if any(x > 0 for x in [-1, 2, -3]):
 print("至少有一个正数")
# 检查所有条件
if all(x > 0 for x in [1, 2, 3]):
 print("全部是正数")

any()函数检查可迭代对象中是否至少有一个元素满足条件,这里只要列表[-1, 2, -3]中有一个正数,any(x > 0 for x in [-1, 2, -3])就为True;

all()函数检查可迭代对象中所有元素是否都满足条件,列表[1, 2, 3]中所有元素都大于 0,所以all(x > 0 for x in [1, 2, 3])为True,可简化复杂的条件判断逻辑。

闭坑指南(血泪总结)

赋值陷阱:

if x = 1:  #  SyntaxError  
if x == 1: # → True

在 Python 中,=是赋值运算符,==是比较运算符。条件判断时要用==,若误写为=会导致语法错误,因为条件判断需要布尔值,而x = 1是赋值操作,不是比较。

浮点精度:

if 0.1 + 0.2 == 0.3:  # → False  
if abs((0.1 + 0.2) - 0.3) < 1e-9: # → True

由于计算机对浮点数采用二进制存储和运算,存在精度问题,所以0.1 + 0.2的结果在计算机中并非精确等于0.3。通过计算差值绝对值并与极小值(如1e-9)比较,能更准确判断两个浮点数是否近似相等。

空值判断:

if x == None:  #  不推荐 
if x is None: #  推荐

在 Python 中,判断一个变量是否为None,推荐使用is关键字。is判断两个对象是否为同一对象,而==判断值是否相等。None是一个特殊的单例对象,用is更符合 Python 风格且性能稍好。

无限循环:

while True:  #  无限循环 
if condition:
 break #  退出循环


单纯的while True会导致无限循环,程序会一直运行下去。必须在循环体中添加break语句或更新循环条件,使其能在适当时候退出循环,否则可能导致程序卡死。

专家终极总结

  1. =是赋值,==是比较,在条件判断时务必注意运算符的正确使用。
  1. 字典可代替复杂的if-else,简化代码结构,提高代码可读性和维护性。
  1. any()和all()函数能有效简化条件判断,快速判断可迭代对象中元素是否满足特定条件。
  1. 列表推导式结合条件,让代码更简洁高效,是 Pythonic 编程的重要体现。

小白:懂了!我现在就用条件判断和循环重构代码!

专家:(竖大拇指)下次我们讲【python循环】,关注不迷路!

相关文章

CUDA拥抱Python:真爱还是逢场作戏?

【引言】想象一下,你是一位Python高手,代码写得飞起,但一提到GPU加速,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C/C++大佬们秀操作,是不是感觉有点憋屈?别急,好消息来了!英伟达突然宣布,CUDA,这个GPU加速界...

真相!Python函数嵌套实战:解决开发中3大难题,附详细代码解析

一、开发中遇到的问题问题1:变量作用域混乱当内部函数修改外部函数变量时,会报UnboundLocalError。def outer(): x = 10 def inner():...

用 Python 重构 God 类:万物皆有其位

抵制将更多代码转储到您正在处理的类中而不是打开正确的代码或者创建一个新代码的冲动是困难的。 你为什么不把那个盘子放在洗碗机而不是水槽里呢?神的课就是从这里来的。 班级知道的太多了。 带有导入列表的那个...

python魔法方法:__repr__与__str__

在Python中,魔法方法(通常称为特殊方法或双下方法)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们以两个下划线 __ 开头和结尾,例如 __init__通常,我们定义一个类,class Test(objec...

机器学习特征筛选:向后淘汰法原理与Python实现

来源:DeepHub IMBA本文约2100字,建议阅读7分钟本文详细介绍了向后淘汰法的工作原理、实施步骤、优势局限性,并提供了多种Python实现方式。向后淘汰法(Backward Eliminat...

有bug!用Pytorch Lightning重构代码速度更慢,修复后速度倍增

选自Medium作者:Florian Ernst机器之心编译编辑:小舟、陈萍用了 Lightning 训练速度反而更慢,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PyTorch Lightning 是一种重构 PyTo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