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神兵_牛童著_都市生活_最新章节无弹窗阅读_无防盗_TXT小说_电子书_聚合中文网_聚合中文小说_阅读好时光
提及《西游记》中的名场面,“金兜洞斗法”无疑是不可绕过的经典桥段。在这场精彩绝伦的较量中,青牛精手持金刚琢,如入无人之境,横扫天兵;孙悟空四处搬救兵,却屡战屡败,直至太上老君现身,才揭开其中谜底。
而在连环画的艺术天地里,赵戟精心绘制的《金兜洞》,凭借其细腻入微的画风与生动鲜活的叙事,成为了几代人心中难以磨灭的“西游记忆范本”。
当我们翻开赵戟笔下的《金兜洞》,首先便会被他对人物神态的精准拿捏所吸引。孙悟空被金刚琢套走金箍棒时那瞬间的错愕神情,青牛精挥鞭狂笑时的嚣张气焰,唐僧被困洞中紧锁的眉头,乃至小妖的狡黠模样、天兵的威严气势,皆通过利落明快的线条与鲜明强烈的墨色对比,栩栩如生地跃然于纸面之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赵戟对“打斗戏”的精妙处理。他善于运用动态构图来展现情节的张力:金箍棒与金刚琢激烈碰撞时迸溅的火花,众仙法宝被吸走时的慌乱景象,孙悟空纵筋斗云急奔天庭时的决绝姿态,每一帧画面都宛如在眼前上演一场无声却震撼的“动画”。
作为传统线描连环画的杰出代表,赵戟的笔触既蕴含着古典绘画的独特韵味,又具备儿童视角的易懂特性。金兜洞那幽深神秘的洞府,在他层层叠叠的墨线勾勒下,石笋倒悬、妖气弥漫的氛围扑面而来;而天庭的祥云缭绕与兜率宫的仙气缥缈,则以轻盈灵动的线条与巧妙的留白呈现,一妖一仙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其中暗藏着画家对“正邪”概念的独特视觉诠释。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赵戟在还原原著情节的过程中,总能在细微之处暗藏巧思。例如,当青牛精的金刚琢初次亮相时,他特意运用加粗线条来突出法宝的金属质感;孙悟空向如来求助时,背景里隐约可见灵山的佛影,既不会喧宾夺主,又暗合剧情发展的逻辑。
这套《金兜洞》之所以令人难以忘怀,或许正是因为赵戟用手中的画笔巧妙地平衡了“经典”与“童趣”。他并未刻意简化故事的复杂情节,却以孩子们能够理解的画面语言,透彻地讲述了“神通再大也需借力”的深刻道理。
如今,当我们再次翻开这些泛黄的画页,除了怀念童年时蹲在书架前的美好时光,更会惊叹于老一辈连环画家对“讲故事”的那份敬畏之心——每一根线条都在为情节的推进服务,每一个表情都在为人物的塑造立传。
倘若你也曾在连环画的世界里领略过西游的魅力,不妨寻觅一番赵戟的《金兜洞》。那些笔尖流淌而出的匠心之作,早已将经典故事酿成了时光长河里的甜蜜佳酿。
唐僧师徒一路西行,正值隆冬时节,四人踏雪凌寒来到一座大山脚下。
眼见崖高路窄,山险坡急,唐僧勒马收缰,踌躇起来。悟空笑道:“师父莫要担忧,有俺老孙在此,管叫那虎豹狼虫不敢靠近师父!”
唐僧舒了口气,促马前行,不多时山坳里一座楼宇隐约显现出来。唐僧喜道:“徒弟们!前方有座宅院,想是一户人家,我们前去化些斋饭吧!”
悟空定睛一看,回身说道:“那楼宇阴云密布,妖气冲天,定是妖怪幻化而成。师父且先下马歇息,待俺老孙再寻他处化些斋来给师父充饥!”
八戒把唐僧扶下马来。悟空取出金箍棒,围着师父和师弟们画了个圈,说道:“俺老孙这个圈好似铜墙铁壁,妖魔鬼怪皆不敢近前。师父安心在此等候,千万不要走出圈外。”
悟空取过紫金钵盂,再三叮嘱师弟们要看好师父,随后驾起筋斗云,向南去了。
唐僧坐了一阵儿,觉得又饥又冷,便不耐烦起来。八戒抱怨道:“这个圈既不能挡风,又不能避寒,若真遇上妖怪,岂不让它白白吃了!若依我老猪,咱们还是顺着路往前走吧!”
唐僧听了八戒之言,起身迈出圈外,顺着山坳徒步前行。不多时,来到了那座宅院门前。
八戒见大门半开着,便将白马拴在门头石鼓上,对唐僧道:“师父,你先坐会儿,俺老猪进去看看!”唐僧嘱道:“进门要有礼数,莫要冲撞了人家!”八戒答应着,整理了一番衣裳,推开大门,斯斯文文地走了进去。
八戒进了大厅,见里面空空荡荡的,连个人影也没有,便穿过中廊,信步来到了后楼。
楼上窗户半开着,里面隐约挂着一顶黄绫纱帐。八戒大步走上楼来,顾不得礼数,伸手掀开了纱帐,却见床上躺着一具白森森的骷髅。八戒猝不及防,吓了个踉跄。
八戒定了定神,见隔壁似有火光晃动,便疾步走去查看,只见屋内彩漆桌子上整齐叠放着三件纳锦棉背心,金光熠熠,甚是打眼。
八戒拿过背心,出了宅院,满心欢喜地向唐僧说道:“师父,这家主人早已过世,屋里只有这三件背心。眼下已是深冬,正好可以拿来御寒。”唐僧哪里肯穿,频频摆手道:“我等出家之人,岂可盗用他人财物,还不快送还回去!”
八戒忙道:“师父!俺哪里见过这等纳锦背心。你不穿就罢了,老猪先穿上暖暖,待猴哥回来了还他便是。”沙僧附和道:“既然如此,我也穿件试试。”于是,两人都脱去外衣,套上了纳锦背心。
霎时间,纳锦背心变得束手绷胸,八戒和沙僧被紧紧地捆在了地上。两人越是挣扎,背心越发结实,急得唐僧跌足抱怨。
突然,眼前的宅院变成了妖府,几个相貌狰狞的小妖由洞内而
出,牵了白马,挑了行李,将唐僧师徒一同捉回洞中。
老妖登台高坐,向唐僧问道:“你这和尚如此大胆,竟敢在白日里盗我衣物!”唐僧哀求道:“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差往西天拜佛求经,只因我那徒弟爱小,误扰了仙庭,望大王开恩,放了我师徒西去!”
老妖放声大笑道:“听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你今日不请自来,真是造化啊!”八戒连声高叫:“老妖怪!你趁早放了我们,我大师兄乃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官的齐天大圣!等他回来,你性命难保!”
老妖迟疑片刻,吩咐手下道:“小的们,先将猪八戒、沙僧身上的两件宝贝脱下来,把他们给我捆好了,等拿住孙悟空后,再把他师徒一起蒸了吃。”
再说悟空驾着筋斗云南去化斋,来到一户村舍,见一老者拄着木杖,便上前问道:“老施主!我师父西天取经,路过宝方,特来化些斋饭,还请老人家行个方便!”
老者摇头道:“长老!西天之路离此千里,你定是走错路了。”悟空笑道:“不错!不错!不瞒老人家,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来此化斋只消一盏茶的工夫。”老者惊呼有鬼,慌忙转进屋内,紧闭房门。
好大圣,也不硬撞,使了个隐身法进了屋。来到厨房,见一锅米饭热气腾腾,悟空满心欢喜,装了满满一钵盂米饭,驾云而去。
悟空回到山脚,不见了师父去向,再放眼望去,只见那山坳的楼宇竟变成了嶙峋怪石。
悟空料定师父遭了毒手,勃然大怒,当下抽出耳中的金箍棒,迎风一晃变得碗来粗细,向地下一杵,喝道:“大胆山神、土地!俺老孙在此,还不速速现身,前来见我!”
山神、土地慌忙现身,跪在悟空身前叩头请罪。山神道:“此山名叫金兜山,前面有个金兜洞,里面的独角大王神通广大,法力高强,你师父和师弟们都被他捉去了。小神实在无奈,还望大圣息怒!”
土地佬接着道:“那独角大王威力非同一般,大圣此去要多加小心!”悟空冷笑道:“俺老孙倒要看看那独角大王到底有何手段!”说罢,将钵盂交给了土地,径向妖洞去了。
悟空来到金兜洞门前,见一群小妖正在抡枪舞剑,厉声喝道:“快去告诉你们洞主,我乃齐天大圣孙悟空,叫他快把我师父唐僧送出来,免得丢了性命!”小妖听罢,慌忙回洞禀报。
不多时,一个青面獠牙的老妖手里拿着杆钢枪,带着一群小妖夺门而出,大叫道:“哪个是孙悟空?竟敢如此狂言!”悟空回道:“你孙外公在此,快送我师父出来,若有半个不字,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老妖提枪指道:“泼猴!你师父盗我宝衣,被我拿住,你若能胜我,我便饶他性命!”悟空怒道:“我师父一向心慈人善,岂能偷你妖物?休要废话,看打!”话音未落,抡起金箍棒向老妖劈头打去。
老妖见悟空举棒打来,急忙挺枪相迎,两人排开阵势,厮杀起来。悟空棒似电掣金蛇,前扫后劈;老妖枪如龙离黑海,左架右迎。战了三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
老妖武力渐渐不支,当下喝令小妖齐上,将悟空围在当中。悟空笑道:“来得正好!”随即将金箍棒丢向空中,喝声:“变!”只见千百条铁棒盈空飞舞,乱打下来,吓得小妖们个个魂飞魄散,逃回洞中。
独角大王冷笑道:“泼猴!休要得意,看我手段!”说话间从袖中取出一个白森森的圈子望空抛去,叫声:“收!”只听得“呼啦”一声,千百条金箍棒顿时并作一条,被那圈子套了进去。
悟空失了金箍棒,哪里还有心思恋战?只好驾起筋斗,飞出了妖洞。
悟空来到后山,坐在崖边暗自思忖:那妖精与我打斗时曾夸赞我果然有闹天宫的本事,想必不是凡间妖怪,待俺上天查看一番。于是纵起筋斗,向南天门而去。
悟空来到南天门,广目天王和马、赵、温、关四大元帅急忙上前
相迎。悟空说明了来意,便匆匆向灵霄宝殿去了。
灵霄殿外的四大天师、南斗六司和北斗七元见了大圣纷纷施礼,
一番答礼后悟空随着四位天师进了大殿。
悟空见了玉帝,拱手说道:“老官儿!我师父途经金兜山,被那金兜洞的独角大王捉了去。那怪好似认得俺老孙,想是上天凶星思凡下界,有劳天尊降旨给查查!”玉帝随即传旨,命可韩真君前去查看究竟何人下界兴妖。
一番查看后,可韩真君回奏:“诸天星斗、各方神将俱在其位,并无思凡下界之人。”玉帝道:“今已查明,此妖非我天庭下凡。孙悟空,你可挑选几员天将,下界擒妖去吧!”悟空道:“既然如此,多谢老官儿!那就劳烦李靖、哪吒和邓、张二雷公随俺辛苦走一遭吧!
玉帝就命李天王父子率领天兵随悟空前去降妖。李天王父子领了御旨,率着众部天兵浩浩荡荡向金兜山而去。到了金兜山南坡,李天王收住云头,扎下营寨。
哪吒脚踏风火轮手持斩妖剑来到洞前叫阵。独角大王闻声而出,开口笑道:“哪吒小儿,你是泼猴请来的吧?趁早回去,免得吃了败仗,坏了名声。” 哪吒早已按捺不住怒火,仗剑刺去,与老妖混战起来。
哪吒求胜心切,将身体变作三头六臂,手持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魔杵、绣球、火轮儿向老妖杀来。老妖毫不示弱,也变作三头六臂,将手中的钢枪一变为三,迎头抵住。
战不多时,哪吒再施法力,将手中的兵器抛向空中,六般兵器瞬间变作千万件,如骤雨冰雹般纷纷密密地向老妖打去。老妖浑然不惧,脱下钢圈抛向空中,叫声:“收!”满天的兵器顿时被钢圈全部套了进去。
此时邓化、张蕃二位雷公被悟空唤至云端,正欲霹雷,但见那老妖的法宝威力无比,急忙收住震天锤,与哪吒一同退下阵来。
李天王见哪吒败阵而回,心中暗想:那妖怪法力果然高强,即使众天兵齐上也无法取胜。当下向悟空献策道:“常言水火无情,不如大圣去请火德星君前来,看那老妖如何应对。”
悟空点头称是,纵起筋斗,径直来到彤华宫。火德星君见大圣前来,哪敢怠慢,问明了事由后,点齐众部火神,随着悟空一同来到了金兜山。
李天王见火德星君前来,议计道:“星君且在云中观望,我前去与那怪交战,待他欲抛钢圈之际,星君即刻纵火施威,如此一来,定能将那妖怪一举擒获。”火德星君手执火令旗踏上山巅,依计行事。
李天王举刀来到洞前索战。老妖出洞笑道:“李靖,你可是前来与令郎讨要兵器的吗?”李天王喝道:“我一来要兵器,二来救唐僧。”说着举刀便砍,老妖闪身避过,舞枪回刺。这一战直杀得天地昏暗,尘沙飞扬。
火德星君见时机已到,暗示天王败退,当下挥动火旗,传出号令。众部火神齐施大火,漫山遍野顿时浓烟滚滚,烈焰滔滔,吓得小妖们一个个左逃右窜。
独角大王有恃无恐,顺手抛出钢圈,“呼啦”一声,那些火龙、火马、火鸦、火鼠和满天的神兵利器通通又被套了进去。
悟空见火德星君折了火具败下阵来,与众神说道:“那钢圈既不怕火,必是怕水。待俺老孙再去请水德星君前来助战。”说罢驾云而去。
悟空穿过北天门来到乌浩宫,水德星君急忙遣退了各处龙王,整冠束带,将大圣迎进官内。
悟空说明了来意,水德星君即命黄河水伯随大圣前去降妖。悟空见水伯手捧玉盂,问道:“这小小盂儿,莫不是大仙盛水之物?”水伯笑道:“我这一盂可装黄河一河之水,不知大圣以为够否?”悟空喜道:“半盂足矣!”
黄河水伯出了乌浩宫,抛下玉盂舀了半盂黄河之水,随着悟空来到金兜山。悟空对水伯说道:“俺前去叫门,洞门一开,你即刻将水灌入洞中,待那些妖怪尽数淹死后,俺自有办法救活师父。”
悟空来到金兜洞前,厉声喝道:“老妖怪!快快打开洞门,你孙外公又回来了!”独角大王闻声打开石门,未等开口,只见铺天的大水喷涌而来。
独角大王慌忙取下钢圈撑住二门,滔滔洪水顿时漫出洞来,顷刻间,洪水以风卷残云之势将金兜山变成一片汪洋。悟空机敏,纵身飞上山巅。幸得金兜山坡陡崖深,不多时,洪水渐渐散入四方沟壑之间。
悟空在山巅俯眺,见小妖们竟然毫发无损,还在洞外戏耍吆喝,
顿时怒火中烧,跳下峰头,闯入洞前抡拳便打。
独角大王闻报冲出洞门,见悟空赤手空拳又来挑战,大声笑道:“你那拳头不过核桃大小,莫说我欺负你,我且空手与你较量一番!”说罢丢下钢枪,展开架势,与悟空厮打起来。
战不多时,小妖们摇旗擂鼓、舞剑抡刀齐冲上来。悟空见势不妙,伸手拔下一把毫毛望空散去,毫毛瞬间变作三五十个小猴,一拥而上缠住老妖,扯腰抱腿,抓眼挠胸,弄得老妖拳脚难展,威力难施。
慌乱间,老妖取下钢圈抛向空中,“呼啦”一声,小猴们全被圈
子套了进去。老妖开怀大笑,收了法宝,转入洞中庆功去了。
悟空跳上峰头与众神商议。火德星君道:“那怪法力倒也平平,只是手中的钢圈着实威力无比,大圣若能盗得他那宝贝,必能降服此妖!”悟空笑道:“好主意!待俺老孙前去妖洞打探一番!”
好大圣,来到金兜洞前,摇身变作一只苍蝇,抖动着翅膀,顺着门缝钻了进去。
妖洞里小妖们大设筵席,舞的舞,唱的唱。悟空振翅变作一个獾头精混在妖群当中,借着喧闹之际,悄悄转入了后洞。
悟空见后洞的门缝里微微透着光亮,当下停步推开了洞门,只见洞内高吊着火龙、火马等众部火神,洞壁上斜靠着如意金箍棒。
悟空欢喜非常,现了原身,抄起金箍棒一路杀将出来。小妖们个
个措手不及,胆战心惊,死的死,伤的伤。
独角大王怒气冲冲,领着群妖追出洞来,大叫道:“贼猴头!你大白天盗我宝贝,实在无礼!”悟空骂道:“你这个不知死活的孽畜!你孙外公的金箍棒何时成了你的?”说着举棒向独角大王打去。
悟空蓄势已久,此番复得金箍棒,恰如猛虎添翼一般,这一场恶斗,那老妖哪里还是对手,步步后退,只有招架之功。
老妖强撑了五十余合,挺枪架住金箍棒道:“猴头!天色已晚,不是打斗之时,不如你我各自回营歇息,且待明日再较高下!”悟空正打得兴起,哪里肯依。老妖见休战不成,虚晃一枪逃回妖洞,紧闭了洞门。
悟空回到南坡,与众神议道:“今日一战,那老妖必然疲倦,待俺今夜再去妖洞打探一番,若得了那钢圈,收服老妖,自当取回兵器交与众位。”众神拱手道:“妙计!妙计!”
悟空来到金兜洞前,将金箍棒收入耳中,摇身变作一只蟋蟀,蹬开大腿,顺着门缝跳入洞中。
悟空来到洞内,见小妖们多已睡下。忽听得老妖对各门守卒传令道:“小的们!都给我精灵着点儿,莫让那猴子再把宝贝偷去了!”悟空闻声转过后洞,只见几个女树妖正在给老妖理床展铺,宽衣解带。
悟空见老妖上了床,左臂上套着的正是那个钢圈,于是闪身变作一只跳蚤,跳上石床,照着老妖的左臂狠咬了两口。老妖翻身骂了两句,将钢圈朝上臂撸了两把,又缓缓睡去了。
悟空见独角大王圈不离身,只得跳下石床变回蟋蟀,钻出房门,向内洞跳去。
悟空跳了七八步,但听得西厢偏洞里隐约透着龙吟马嘶之声,当
下停步现了本相,念了个解锁咒,打开了洞门。
洞内高吊着火龙、火马、火鸦、火鼠,东西两侧陈列着各般神兵利器,门后石桌上的竹盘里摆着一撮毫毛。悟空大喜,取过毫毛望空一吹,变作三五十个小猴,举剑拿刀,驱鸦赶鼠,纷纷向洞外冲去。
悟空即遣各部火神纵起大火,骑上火龙,一路烧出洞来。一时间,洞里火光熠熠,烈焰熊熊,群妖们哭的哭,喊的喊,个个走投无路,烧死了大半。
悟空来到山巅,把兵器还给了众神,又将身体一抖收了毫毛。众
神个个夸赞不已。
再说独角大王手拿钢圈东推西挡,直至破晓时分方将洞内各处大火扑灭。独角大王清查洞府,唐僧、八戒等人安然俱在,各般兵器火具却件件无存。
独角大王万分懊恼,冲出洞外,见悟空和众神俱已到此,对悟空破口骂道:“你这个偷营放火的贼猴,气杀我也,看枪!”说话间挺枪刺来。悟空纵身躲过,抡棒向老妖打去。
众神怒不可遏,个个使出法宝,霹雷的霹雷,放火的放火,一时间,千万件神兵利器齐向独角大王打去。
独角大王急抖衣袖,取出钢圈望空抛去。众神躲闪不及,“呼啦”一声,满天的神兵利器又被尽情套去。独角大王收了钢圈,得意而归。
众神面面相觑,无可奈何,只得回到山巅再议计策。悟空宽慰道:“列位不必烦恼,常言道佛法无边,待俺上西天大雷音寺问问如来佛祖可知此妖来历?”说罢纵身而去。
悟空一个筋斗来到灵山,落下云头举目望去,只见那雷音古刹仙雾缭绕,凤舞鸾翔,真是个清虚灵秀之地。悟空正欲前行,忽见比丘尼尊者合掌相迎,问道:“大圣既来参见佛祖,怎不登宝刹,却在此观看山景?”
悟空忙上前施礼道:“尊者勿怪,俺老孙初来贵地,有劳尊者前去通禀!”比丘尼尊者引着悟空来到大雷音寺,只见八大金刚站立寺门两侧,气势轩昂,好不威严。一番通禀后,尊者引着悟空进了大雄宝殿。
悟空见了如来佛祖,顿首拜道:“我师父路经金兜山,被金兜洞的独角大王捉去。那怪有一钢圈,能套万物,还望佛祖一施法眼,与弟子看看那怪究竟是何来历?也好降服此妖,救我师父。”
如来笑道:“我若将那怪的来历说与你,只恐他嚷上灵山前来怪我。我这里有一十八粒金丹砂,可使那怪身困其中,凭你揪打便是!”如来随即传旨,命十八罗汉开宝阁取出金丹砂随悟空前去降妖。
悟空谢过如来,与众罗汉出了灵山,回身看时,偏少了降龙、伏虎两尊罗汉。悟空正在叫嚷,只见二罗汉驾云赶来,笑道:“大圣莫要猜忌!佛祖有话交代,我等故此迟了脚步。”
到了金兜山,众罗汉停至云端,悟空上前叫阵。独角大王听得洞外叫骂,问道:“这贼猴不知又请来了何人?”小妖报道:“启禀大王,叫阵的就孙悟空一人。”
独角大王取过钢枪跳出洞来,叫道:“你几番斗不过我,又来做什么?趁早回去。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正准备杀了吃哩!”悟空大怒,疾步上前,照着老妖迎面一拳,便回身跳出了洞口。
老妖不知是计,一路追赶出来。众罗汉见老妖中计,急忙将金丹砂一齐抛下。那金丹砂如烟似雾,纷纷蔼蔼,只陷得老妖举步难移,双目难睁。
老妖见势不妙,慌忙取下钢圈向空丢去,“呼啦”一声,那铺天盖地的金丹砂又被尽数套了进去。老妖收了钢圈,洋洋得意,阔步回了洞府。
一旁观战的李天王见十八罗汉也败下阵来,叹道:“泼魔如此难
伏,却叫我等如何上天复命啊!”众神束手无策,面面相觑。
降龙、伏虎二罗汉见众神个个愁眉不展,上前对悟空道:“佛祖曾言,若失了金丹砂,就叫大圣去兜率宫太上老君处,定能寻得那怪踪迹!”悟空转忧为喜,抱怨道:“可恨!可恨!却不早说,也免劳尊者这等远涉!”
悟空当下拜辞了诸位神佛,纵起筋斗云,穿过南天门,直奔
三十三天之外而去。
不多时,悟空来到了离恨高天兜率官前。门前的两位仙童见是当
年大闹天官的齐天大圣,也不敢强行拦阻。
悟空叫嚷着向大殿走去,恰逢老君由内而出,撞了个满怀。悟空躬身施礼道:“老官儿,多年未见,一向可好?”老君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来此做什么?”悟空也不多言,一路东张西望地向殿内寻去。
悟空寻过几层廊宇,忽见那牛栏边的童儿浓睡正酣,青牛却不在栏中,尖声叫道:“老官儿!果然是你那青牛跑了!”老君大惊,急忙唤醒牛童查问事由。
童儿叩头道:“爷爷,弟子记得在丹房里拾得一粒金丹,当时吃了就昏睡于此,实不知那青牛是几时跑的。”老君捋髯叹道:“那孽畜无人看管,定是乘机下界为妖去了!”
老君查点了诸般宝物,独不见了金刚琢,自言道:“果然是我那金刚琢。好在那孽畜未偷去我的芭蕉扇,否则连我也奈何他不得!”悟空道:“原来是老官儿当年打俺的那个圈子,难怪如此了得,不知套去了我等多少物件!”
老君道:“这金刚琢乃是我过函关化胡之器,凭你什么兵器、水火,俱莫能近它!”又问悟空:“那厮身在何处?我且随你前去降他。”悟空说了去处,太上老君取过芭蕉扇,出了仙宫,与悟空一同来到金兜山地界。
老君见过众神后,即遣悟空前去诱独角大王出战。悟空跳下峰头,厉声骂道:“泼魔!还不趁早出来受死!”独角大王闻声迎出洞来,悟空纵身上前劈脸一记耳光,回身就跑。
独角大王挺枪追赶,只听高峰上有人叫道:“那牛儿还不回家,更待何时?”老妖抬头见是主公来了,慌了手脚,硬着头皮抛出钢圈向老君打去。老君念个咒语,扇动芭蕉扇,将圈子一把接住。
老君接着又是一扇,老妖顿感力软筋麻,现了本相,原来是一头独角青牛。老君将金刚琢穿在牛鼻子上,又将勒袍带解下系在琢上,辞了众神,跨上牛背径回离恨天去了。
悟空与众位神佛杀入妖洞,将洞内百十来个小妖尽数打死。众
神各自取回了兵器,径回天界去了。
悟空救下了师父和师弟们,收拾了马匹、行李,出了妖洞。唐僧懊悔万分,向悟空连连道谢,八戒也耷拉着脑袋,羞愧不已。
师徒四人正一路寒暄,只见路旁闪出山神和土地。土地手捧着一钵盂热气腾腾的斋饭,向唐僧说道:“这斋饭是大圣前日化来的,圣僧快快享用吧!莫辜负了大圣一片苦心。”唐僧听罢,潸然泪下。
用过斋饭,唐僧攀鞍上马,师徒四人辞别了山神、土地,翻过
金兜山,一路向西行去。欲知后事,请看下集:《西梁国》。
赵戟 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满族。自幼在家随父学习绘画,上学期间随父参与多部作品的创作,如《三国演义》《太平天国》《后汉演义》《西游记》《地火狂飚》《七侠五义》等。现专职从事连环画及各种绘本插图工作。先后出版过连环画作品《哪吒闹海》《祭赛国》《莲花洞》《子牙出山》《少年聂海胜》《智取襄阳》《水浒人物故事》《春秋五霸》、聊斋之《催猛》《申氏》《二斑》《毛大福》《王大》、绿野仙踪之《火龙氏传法》《凤岭逢木女》等。出版过少儿绘本作品《揠苗助长》《亡羊补牢》《伊索寓言》《格林童话》《三国英雄故事》《三十六计》《水浒》《低碳生活》等。
张憬虚,别号芙蓉子,汉族人士,祖籍福建福清,出生于四川。他兴趣广泛且高雅,钟情于古典诗词、书画、连环画、钢笔、玉器文玩等领域的研究。其中,他对古文字、音韵、上古史以及族源考据尤为痴迷,颇有钻研之态。
张憬虚致力于传统连环画的挖掘、整理、研究与传承工作。他在连环画领域贡献卓越,曾参与装帧设计或直接参与制作多部经典老版连环画套书,如《岳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戏曲故事》《东周列国》《兴唐传》《说岳全传》《历史人物》等;还制作了诸多单行本连环画,像《水帘洞》《筋斗云》《满江红》《西厢记》《蔡文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孔乙己》等;同时,他还有原创连环画套书问世,例如《封神演义》《西游记》《水浒全传》等。此外,他还编写了一系列脚本,如《闹天宫》《武则天》《穆公求贤》《斩龙王》《取真经》等。他精心制作的经典连环画有《武松打虎》《武则天》《闹天宫》《鸡毛信》《东郭先生》《石猴出世》等,先后总计达六百余部。
某年,其著作《三国演义连环画封面图考》由连环画出版社出版发行,为连环画研究领域增添了一份宝贵的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