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_构建你的文字世界 69中文网
第章 西南最大水电站开工 金玉姐当上推土机手
“天府之国”迎来了“三线建设”的天赐机遇。
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成昆铁路在停建7年以后,恢复开工建设。古城专区内有个“三线建设”重点工程纷纷选址开工。
全社会一派欣欣向荣,百姓兴高彩烈。
西南地区最大的水电站也选择在沙河湾古镇,这是距离大海上初中时的古镇公里处的大渡河上开工建设的。
国家水电部派了一位汪副部长前来任总指挥。这是能够比较长时间住在古老县城最大的官员。
也让当地老百姓大开眼界。
这位总指揮也时常出现在工地,也和工地上员工,甚至公社社员交流、聊家常。
由于“三线”工程保密需要,工程代号取为“工程”,邮政通讯为2号信箱,老百姓称呼“中央厂矿”!
实在神奇得很!
在这里的老百姓都以这个专区有如此多的“三线建设”工程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大量招工开始了。
潘河古镇是招工的重点区镇之一。不只是对镇上的非农业人口中的待业青年招工,而且对农村的青年也进行招工,这对于当地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古镇自古以来商贾云集,是川西南主要商品和原材料的集散地。除了经商以外,有一半以上劳动力,主要进行水上交通运输的工作。
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公路交通开始初步的发达起来。
水上运输需要的劳动力逐步减少。所以,农村和乡镇的劳动力也需要找到新的出路。
潘河公社有个大队和一个街道,总人口3万多人。除了三个靠近丘陵山区的大队外。另外的个大队都有充余的劳动力共招工之用。
尤其是地处大渡河沿岸的六个大队。有相当多的适龄青年可以参加招工。
当然镇上的街道的非农业户口的青年人,是这次招工的重点。
宋家五姐金玉己经初中毕业两年多,即在家待业两年多啦。
她也岁半了。
是这次参加报考“中央厂矿”的重点人选之一。
其实在国家恢复经济建设,加强工业生产以后,铁路上的招工也进行过,还有县铁厂已招个工,在外县的“三线厂矿”也招过工了。
只是这个工程对大家有特别的吸引力。
政府也下拨了这个乡镇个的招工指标。
能够到西南地区最大的水电工程上班,那是古镇青年人的希望和梦想。
主要有几大好处: 一是中央厂矿的名声好听,有很大的自豪感和存在感。
二是工资较高,还有野外施工补贴。当时一般的一个二级工的月工资,就是元左右,但是,野外施工补贴就会有元,相当于正常工资的三分之二。
三是在县的区域范围内,离家也比较近。
当时国家的企业的职工工资分为4个等级。
一类是县级企业。也是最低的,是县级政府管理的厂矿企业,学徒工月工资元,不同工种也有差别。
1级工月工资元;2级工月工资元;最高为8级工,每上调1级工资增加原工资的%左右。
二类是专区级企业,由专区行行公暑及其部门管理。1级工月工资元,2级工月工资元。
三类是省级企业,由省政府及其部门管理。1级工月工资元,2级工月工资,8元。
四类是中央级企业,由国务院各部门管理。1级工月工资,5元,2级工月工资元。
同时,各个行业的类型工资,还有不同的差别。
从低到高,依次是: 商业和服务业;轻纺工业;机器制造业;化工业;交通运输业;水电水利勘察工程业;治金矿山采掘业;煤矿业;林业;地质勘探业;石油采掘业等等。
这次招工的“工程”属于工资最高的单位之一。因此,竞争也十分激烈。
五姐金玉有初中毕业文凭,当时%的应聘者都是高小毕业生。这是其一。
“宋金玉人长得靓丽,人品也很好”!
县招工组组长说。
金玉姐身高1米,身材苗条而匀称,园脸,鼻子高高的,一双大眼睛会说话,长辨子至腰际,是当时时髦女郎的状态。
在街道上招收的位青年工人中,是排在前列的优秀者之一。
另外的位从个大队的青年农民中招收。
潘河坝大队有8个农村青年也招收为这个水电工程的工人。
大龙也去报了名,由于家庭成份是中农,没有被录取。
金玉姐完全为人们所预料的一样,被水电部第8工程局正式录取了!
宋家这时有个子女,从老大到老十一,连续不断的共生了个都是女儿,最后到笫胎才是儿子。
终于有传统的传宗接代 的希望啦!
这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
为了庆祝金玉光荣成为“中央厂矿”的工人。全家主要亲戚来聚会一次。
在8月日的上午,庆祝家宴在宋家老宅举行。
宋家老宅座落在潘河古镇上一个有名的叫小菜市的街道的中部,自唐朝中期始,这个古镇以出产上供朝庭的香米盛名,因此,在清朝乾隆之前,名“香谷镇”!
这里时代以出售本地特产的香米而著名,后来奉供朝庭的香米少了。同时以卖蔬菜为主,故名“小菜市″。
亲戚中大姐金秀,大姐夫鲁道睦己经是县粮食局副局长;二姐金珍,二姐夫公社医院院长张家胜及女儿,两个儿子,最先到达宋家老宅。
为了举办这次家宴聚会,大姐一家在头一天就从县城回来了,一是要尽老大哥、老大姐的责任;二是耽心笫二大渡河发洪水,停航而延误聚会大事。
“大哥大姐好,昨晚上休息好了吗”?
张家胜带着全家很早就到老岳父母家,并招呼说。
二姐是今天的主厨,所以,二姐夫陪二姐在早上8点多钟就看娘家来了。
四妹金华在公社医院上班,也选择休息在家里一块做家务。
“金桃姐好”?
大海抢先招呼在门口等待的金桃。
大海的父母亲带着大海,大龙来前宋家祝贺。
“幺爹、幺孃和大龙哥好”?
金桃姐有礼貌的向客人打招呼。
“幺爹、幺孃,快快,进来坐”!
金玉父母亲陪着金玉一道来堂屋迎接客人,母亲朱莉技滿面春风的说。
“今天是金玉姐的人生大喜事,恭喜恭喜”!
大海父母兴奋的向前来主人寒宣了几句。
大龙在招呼了宋家父母,姐妹们以后,直接穿过堂屋往里屋走去。
这是一座瓦木结构的大宅院。
临街有一大间,多平方米的经商活动用的门面,紧邻是一大间主卧室。
门面后往里进是一条大的通道。
通道和主卧室后是一个“天井”,即四周是房屋的露天坝子,有十多平方米。
中间放有一个大水缸,形状为长方体,长约1米,宽约厘米,高约厘米,可容人工挑的7担水,有多斤,被称为“太平缸”,是川西南的小康和大户人家必备的预防火灾的专门设备,中间放置小型假山,也养几条鲤鱼。
天井两边各有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厢房,这里也叫“二房”,是相对于主卧的名称。正对门市房间的是和门市相同面积的,叫堂屋。
与堂屋相连着的是两间房屋,各十来个平方米,一间是卧室,一间是书房。宋家姐妹有个,虽然房间不少,也没有书房,都作为寝室了。
堂屋是一家最圣胜的地方,正面摆放着“神台”,背景墙上放置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类牌位是黑漆底红字刊刻精心制作而成。牌位两边是木制楹联:
上联: 忠厚人家集恩积德
下联: 子孙满堂福传万代
“神台”正中摆放着宋家高祖的牌位。
現在宋家主事的主人是宋父少文和宋母朱萍技,他们的父母还健在,己经多岁了,处于养老状态。牌位上最正面的是宋父、宋母的“崇高祖父母的灵位”。
是本家族的笫一代。
依次往下排分别是:
高祖父母一一第二代;
曾祖父母一一第三代;
祖父母一一第四代;
大龙一直往下看,己经记不住宋家祖辈的大名了。
到现在主事的宋父少文和宋母己经是第五代了。
加上兴旺的姐弟是第六代了。
现在大姐金秀,二姐金珍,三姐金香共有个孩子,为笫七代了。
前三代人都己经作古了。现在宋家四世同堂,是共有个人的大家庭。
神台两边各放一个花瓶,插上绢纸折迭的鲜花,花瓶之间放着献果盘,还有一个小香庐。
神台下面正前方放着一个大香庐,香庐前放着三个“蒲头”,和寺庙的摆设差不多。
大龙边想边走,往里屋走去。
在堂屋背后,是第二个天井,这个天井的面积要比第1个天井小3个平方米左右,约有八、九平方米。
由于川西南地区雨水丰沛,每家人的天井的屋檐都有1米多宽,一是为了防雨,二是为了堆放一些家俱或者杂物。
因此,整个天井还是比较宽敞的。天井前方是堂屋,左边一间是饭厅,另一间是灶房,即厨房;右边是二间相厢;与堂屋相对应的是两间寝室。
大龙再往里走,后面是一个大约平方米的菜园子。
左边和厨房相临是厕所兼猪圈房,还在原有基础上新修建了一个厕所兼猪圈房。
这个新建的厕所虽然也有一个猪圈在里面,但是人们如厕的设施比前面古老的厕所要先进,卫生多了。
自古以来,四川的家庭养猪业兴旺发达。在农村不用说了,在城镇,即使在县城,古代的州府之地,大部分人家都会自己家里养猪。
宋家处在乡间古镇,子女众多,家庭经济负担很重,一般一年要4头肥猪,除了供这个庞大家庭食用一年外,也有少量出售换钱贴补家用。
要开中午钣了。
今天除了宋家自家个人,需要摆3桌外,还有如大海家和宋家的亲戚多人。
宋家大女婿当副局长的工作单位来了多位同事;二女婿当院长的医院也来了多位;三女婿当公社书记,机关也来了多位,共有多位。
大成是个工作狂,和三姐夫罗中良在点半才赶到。
“小孩子们都锇了”。
宋母抱欠的对客人们说。
“感谢各位领导和亲戚朋友对金玉的关心”!
“请大家举杯,祝贺金玉到中央厂矿工作”!
大姐夫道睦代表宋家致祝酒词。
这座国家重点水电工程是大渡河下游,距离与青衣江、岷江三江交汇处不到公里。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苏联专家就在离这个电站50km的地方。钻探地质资料,并且设计了一整套图纸。
计划建设一座万kw的水电站。后来,他们带走了全部资料。更重要的是把河床也弄伤了。
这次只有在上游重新选址建设,并且装机容量增加1点3倍多,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万kw的特大型水电站。
参加建设的领导和每个员工都为能参加这一壮举而自豪。
金玉姐要到建设工地,必须经过大海上初中时候的沙河湾古镇,因为还有3天才开学,金桃姐和大海一道送金玉姐去工作。
上午九点半才离开潘河古镇,先往反方向的东方驶去,要经过平常去县城斑竹湾渡口岸边,再朝凌云大佛东南方向的汽车轮船渡口,这里的汽车很少,一般要1个多小时才有一次渡船开行。
大海乘座的汽车是县粮食局的,驾驶室可以乘4人的汽车,从岷江河南岸到北岸,行公里后,再从北岸的汽车轮渡口回到县城,这个渡口是国道线上的重要关卡,几分钟就通过了。
穿过县城北面,这是从省城去峨嵋山,并且直达西昌,到云南的国道线。
但是,行驶8公里后,到了清衣江岸边,又要过汽车轮船渡囗,又是半小时才到过西岸。
再行驶公里,到了大海上初中的古镇,已经是中午点钟了。其实总行驶路程公里,却化了整整2个半小时。
在沙河湾古镇吃中午钣,因为五姐金和六姐金桃都没有来过这里,这大文豪沫若先生的出生地。
沫若故居己对外开放。
因为要赶路程,大家无遐去故居参观。只是选择吃钣的馆子要紧。
古镇只有一条“一字形”的主要街道。汽车也只能从大街上通过。
司机选择了镇上唯一而著名的“沙河湾国营饭店”吃中午钣。因为人太多,只剩下门口一张餐桌了。
大海刚坐下来,往里看,发现了梅玉同学和一桌人在饭店用餐,再仔细一看,坐在上方的应该是她的父亲,相距约多米的距离,这个餐厅很大,摆放有多张飯桌。
大海在相隔6张桌子的位子,看到她父亲魁武的身材,他黄埔第十期毕业,滿目清秀,完全不象武将,他是一家省级钢铁厂的工程师。
同桌还有一位男士,也许是梅玉的亲戚。另外有2位多岁的阿姨,估计一位是梅玉的母亲,另一位是她的亲戚。还有一个男孩,肯定是梅玉的哥哥,还有一个是她的妹妹,这个是大海见过的,不会有错。傍边还有2位小男孩,应该是梅玉的弟弟。
这是大海难得看到梅玉的全家福。
一共9个人,中午饭下館子,从样子观察到,是梅玉一家7口请客吃钣。
大海不可能,也没有勇气去向初中同班女同学的一家打招呼。
很快,钣菜上来了,青椒肉丝、麻婆豆腐、豇豆儿搓茄子、波菜汤,这都是金桃和大海爱吃的,4人匆匆忙忙的吃完了飯。
继续陪五姐金玉向水电站工地方向赶去。
汽车在大渡河岸边崎岖不平的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行驶。
左边是水流湍急的大渡河,右边是悬崖峭壁。
公里路,行驶2个多小时,才到了总指挥部人事处报到。
这里全是用牛毛毡盖起来的办公室。
在两山峰之间的一块河滩地上,有员工宿舍,食堂,先澡浴棚,邮局和储蓄所,理发店等。
有近2万人在大渡河岸边摆开了施工现埸。
“时间不早了,你们赶快回去吧”!
五姐金玉说。
“来的时候用了5个多小时,回去就在大姐家住,不用回镇上了,师傅明天还要上班”。金玉补充说。
六姐金桃拉住五姐的双手,挥泪告别。
回家的路总感觉很快!
晚上7点钟,司机把金挑和大海送了县粮食局宿舍大姐的家。
两周以后,大海回到镇上,金挑告诉了好消息:
“五姐当上了推土机手”,金桃姐为全家高兴,手舞足蹈。
“全机械工程处多台大型推土机,只选个女的当三八推土机手”。
“己经给家里寄回元钱,爸爸妈妈高兴得很”!
金桃姐不停的报告好消息。
对这个有个子女的父母,终于得到女儿的回报!
当时任公社书记的三女婿,月工资才·5元,任县粮食局副局长的大女婿,月工资才·5元。
五姐在“中央厂矿”当工人,一上班,月工资元,加上每天8角钱的野外补贴元,每月至少领元。
还有高寒补助等。
五姐每月寄回元,可以相当于父母每月的工资收入。
大海第一次知道企业工资的神奇。
星期天下午4点返回高中上课,他来到大渡河的渡口,船行驶到江心。
9月中旬,还是洪水季节,
波涛翻滚,
激起无数涟漪,
大海脑海里波浪起伏,
他向大渡河上游望去,
西南特大水电站的水,
流到了眼前,
流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