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里各地的日出日落是怎么计算的
日出和日落时间是基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以及观察者的地理位置来计算的。涉及到太阳的位置、经纬度、时区、海拔等因素。
基本原理
日出和日落是太阳上边缘与地平线相切的时刻,但实际计算需考虑以下因素:
- 太阳视位置:地球公转轨道(黄道)的倾斜导致太阳赤纬(太阳直射点纬度)随日期变化。
- 观察者位置:经纬度决定太阳在地平线上的运动轨迹。
- 大气折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发生折射,使太阳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约0.83°(需修正)。
关键公式与参数
- 太阳赤纬(Declination, δ):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随日期变化。可通过近似公式计算:其中 N 为年内第几天(如1月1日为 N=1)。
- 时角(Hour Angle, H):太阳相对于当地子午线的角度,与时间相关:
- 日出日落时角公式:当太阳高度角(地平线)时,时角 满足:,其中 φ 为观察者纬度。(修正大气折射:通常将太阳高度角设为 -0.83° 而非 0°,代入公式调整计算。)
计算步骤
- 确定太阳赤纬(δ):根据日期计算当日太阳直射点纬度。
- 计算理论时角(H):通过上述公式得出日出和日落的时角。
- 转换为当地时间:将时角转换为时间(1小时=15°),并考虑经度与时区的差异(例如东经120°对应UTC+8)。调整平太阳时与真太阳时的偏差(因地球轨道偏心率导致)。
- 考虑海拔和地形:高海拔地区日出稍早、日落稍晚;周围山脉可能遮挡地平线。
其他
- 开源工具:如Python的skyfield库或SPICE工具包,内置高精度星历表。
- :需将计算结果转换为当地标准时间或夏令时。
- 极昼/极夜:高纬度地区可能无日出或日落(公式中 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