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郭奉孝txt下载,天生郭奉孝txt全集下载,天生郭奉孝全本完整版免费下载 - 365小说网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撰写这部小说时,根据陈寿《三国志》的真实历史故事,和裴松之《三国志注》提及的大量历史资料,同时广泛博采了汉末三国相关的民间传说和话本传奇故事。
罗贯中曾效力于当时盘踞江淮、自称“周王”的军阀张士诚,为其军中幕僚,并亲身经历了张士诚和明太祖朱元璋的争霸战争。因此,自身也就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战略与战术造诣。
这也使得他笔下的战争和军略场景,贴近于当时的真实军中场景,比如战前刺探情报,确定战略战术,定下火攻计、伏兵计、诈降计等各种计策,读来也就颇具可信度。
虽然罗贯中深受元末明初时,已在民间极为普遍的“拥刘反曹”思想影响,给诸葛亮、关羽、赵云等蜀汉著名人物,添加了「草船借箭」「赤壁借东风」「三气周瑜」「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长坂坡七进七出」等众多虚构剧情,同时对曹操、周瑜等曹魏、东吴阵营的重要人物,加上了许多用以衬托蜀汉人物的虚构“丑化”情节,
但另一方面,罗贯中虽然立场上绝对做不到对三方阵营不偏不倚,客观公正,但同样在很多剧情的旁白用词和点评中,对曹魏、东吴的杰出人物,加以无保留的赞誉。
不妨看看对曹操、郭嘉、司马懿、周瑜,罗贯中这部首倡“拥刘反曹贬孙”的小说,又是怎么在《三国演义》原著中,最后给他们的英雄一生盖棺定论的:
【曹操】:雄哉魏太祖,天下扫狼烟。动静皆存智,高低善用贤。长驱百万众,亲注《十三篇》。豪杰同时起,谁人敢赠鞭?
【司马懿】: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 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
【郭嘉】: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周瑜】:慷慨知音律,风流有纪纲。气能吞汉国,力欲展吴邦。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粱。三分夸俊杰,四海识周郎。
年少曾将社稷扶,三分独数一周瑜。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功迹巍巍齐北斗,声名烈烈震东吴。青春年纪归黄壤,提起教人转叹吁。
美哉公谨,问世而生。于吴定霸,与魏争衡。乌林破敌,赤壁陈兵。所以玄德,谓瑜世英!
赤壁功成一战劳,威名实可振刘曹。蚊龙不是池中物,三复周郎还虑高。
师行赤壁拒曹公,战舰无非用火攻。因备置吴功盖世,小桥风月属诗翁。
武昌夏口吊周郎,两岸春风起绿杨。上竟霸图何日在?追思尘迹事难忘。吴宫花草埋幽径,魏国山河远夕阳。千古吟翁哀瘦马,诗成吟咏转凄凉。
其实,这些看似和故事剧情并不相符的人物赞诗,也就和罗贯中尽可能避免恩师施耐庵《水浒传》中的“道具法宝流”一样,仍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精通历史的作者,应有的底线和矜持。
当时此类历史演义小说众多,《三国演义》是其中艺术成就最高、最受广大民众欢迎的一部书,更通过衍生的戏曲,评书等多种形式,深入民间亿万大众之心,在市井中广为流传了二百余年。
辽东边陲的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为明朝边军将领时,同样对《三国演义》爱不释手,他的众多儿孙如皇太极、多尔衮、多铎、阿济格、莽尔古泰、代善、阿巴泰等人,从小便人人熟读《三国演义》,把这本书当做他们的军事启蒙教材。
后来在明清战争中,这些人都成为一时之名将。当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独立建国,并自创满洲文字后,指定翻译的首批读物,就包括《三国演义》。从此,八旗子弟人人习读,以之为军事教科书,在满清入关得到天下后,更是大力推广。
然而,当满清王朝入主中原后,有腐儒毛宗岗父子,将罗贯中原著中,上述那些客观评价魏、吴两国著名人物能力和贡献的赞诗,尽数删除,更大量添加尽可能丑化曹魏人物、褒美蜀汉人物的段落和评语。
因为毛宗岗改编版本的《三国演义》更迎合了满清王朝极度“崇刘反曹”,以关羽为武圣,以刘备为正统,贬曹魏为僭伪的历史观,于是毛宗岗父子的修改版,居然鸠占鹊巢,取罗版而代之,成为《三国演义》的通行版本。最后人云亦云之下,反而是罗贯中和“真《三国演义》”,替满清当局和毛宗岗父子,背上了“篡改历史”的罪名,——天下焉有是理乎?
时至今日,已经有太多言必称《三国》的人,完全秉承“非黑即白”“非忠即奸”的“粉圈思维”来讨论历史。他们不止是没看过《三国志》原文,事实上也根本没有几个真正看过罗贯中撰写的《三国演义》原著全文,对这部伟大古典名著的了解,其实局限于衍生的影视剧、游戏、网文,即使偶尔有一些翻阅原著的,看的也只是毛宗岗父子的对罗贯中原著的篡改版本。
更有很多人单凭个人喜好,强行发明历史的所谓文章,对真实历史的刻意扭曲程度,早已经远远超过了数百年前的罗贯中。因为秉承着“蜀汉一方为绝对正义方”的立场,还当真就把曹操、孙权、司马懿等历史人物,当做如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的刻骨仇人,咬牙切齿地贬斥唾骂,实在令人哑然失笑。
甚至于谨守臣节、丹心报国的陆逊 、邓艾等正史中一贯评价甚高的正面历史人物,也仅仅因为不但站在蜀汉政权的对立面,更给蜀汉政权造成了严重到难以挽回的损失,便同样被此类人尽可能去挖空心思编织罪状,强行抹黑。诸如此类其【粉圈论史】思维,早已登峰造极,走火入魔。
陆逊与孙权:
甚至包括司马懿这种老谋深算的政治人物,生前执政时于魏国平民多有德政,收拢人心颇有成效。无数人对他口诛笔伐、视为不可翻案的反面人物的真正理由,也绝对不是什么“对曹魏不忠”,或者内部斗争中灭了曹爽这种无能草包的三族,而就是阻止诸葛亮北伐成功,后代更一统三国成为最大赢家,关于这一点,谁不是心照不宣呢?
事实上,我们评价古代历史人物,如果是类似石敬瑭、秦桧、洪承畴这种出卖民族利益,注定遗臭万年的卖国贼,当然必须严正立场,对他们的唾弃,是不容质疑的大是大非,只因爱国主义是亘古不变,永不过时的真理。
而历史上大多数的王侯将相,包括蜀汉、曹魏、东吴三方的彼此争斗,本质不过是各自封建集团的内部斗争,谈何正义与非正义?
满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帝制都已经覆灭一百多年了,封建正统思想也早被丢进历史垃圾堆了,可惜一些人还是心中的辫子未减,依旧拿满清腐儒们的“封建忠奸观”来党同伐异,岂不荒谬可笑?
真正单纯的【道德论史】,发自内心尊重道德和礼义的人是可敬可爱的,
然而看看至今还有无数人,竭力给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辩解,竭力给战国秦国各种坑陷盟友、背信弃义的作为辩解,甚至这种观点占了主流上风,只因对秦国攻灭六国的推崇,
就可知三国历史话题中,特别针对【曹操屠城】、【孙权背盟】去口诛笔讨的“粉圈论史”,多么【双标】而【可笑】了。
想来以诸葛丞相品性之高洁,心胸之豁然,若是看到这群和流量明星小鲜肉粉丝并无本质区别之人,也会哭笑不得吧。而摒弃封建正统观,让罗贯中版《三国演义》原著尽可能回复未被篡改前的原貌,依旧任重而道远。
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共论英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又对关羽惺惺相惜。
刘备不止是赞叹周瑜【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对曹操这个生平劲敌,在和诸葛亮私下议论时,也每每赞叹其才能(【先帝每称曹为能】),也唯有如此心胸豁达之人,才能做出舍弃一家一姓之私我,千古高义的白帝托孤之举。
诸葛亮这位千古圣贤,民族智慧化身,同样对曹操的个人能力十分认可:【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
孙权赞叹诸葛亮【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司马懿在诸葛亮去世后,观其营垒,同样叹服【天下奇才】。他的孙子司马炎一统三国后,派遣专人收集和学习诸葛亮兵法……
这种彼此立场对立,却又尊重和承认对手能力和业绩的胸襟,才是三国!才是三国文化渊远流传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千百年的魅力!
三国英雄不朽!真正的《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名著,同样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