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兵传奇小说_六门山兽_神兵传奇最新章节_神兵传奇全本小说_3k小说
#精品长文创作季# #今日头条流量扶持# #头条创作者# #激励计划# #头条创作者激励计划# #头条文章#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头条文章发文任务# #军事# #军事趣科普# #军事科普# #头条军事知识# #军事历史# #军事历史全触达# #轰炸机#
在杜立特空袭东京后,B-25B型轰炸机经历了进一步的改进。换装带华立1685HA化油器的R-“双旋风”发动机,B-25B配备的是本迪克斯·斯特隆伯格PD-13E-2化油器。本迪克斯化油器虽因易于维护而更受青睐,但防冰性能不好。此外B-25C还增加了防冰和除冰系统,在左翼内增加了一套斯图尔特-华纳座舱加热器,电气系统也改成伏标准。更换更大的机翼油箱以及可拆卸的炸弹舱油箱。这将用于转场的最大燃油容量提高到 1,加仑。炸弹舱被扩大,并包括在机翼下携带炸弹的外部配件和在机腹下携带短鱼雷的外部配件。导航员获得一个瞄准泡;机头武器增加到两挺英寸(毫米)机枪,一挺固定,一挺可移动。尽管早期批次中的腹侧炮塔被取消,但炮塔仍被保留。升级后的型号被定为B-25C,其在外观上基本与B-25B一致。
B-25C-1批次增加了翼下炸弹挂架,可挂载6~8枚千克~千克炸弹,此外还在机腹增加了一个可挂载千克毫米短鱼雷的挂架,当然挂了鱼雷后就无法在弹舱内挂炸弹了,不过可安装弹舱油箱。在实战中,“米切尔”挂着鱼雷攻击日舰的情形很少见,却大量使用翼下挂架挂载千克~千克炸弹。
B-25C是第一种大规模生产的“米切尔”。 北美公司开始在英格尔伍德的生产线上生产C 型号,而B-25D实际上就是北美堪萨斯州堪萨斯城工厂生产的B-25C。这两种型号实际上在所有方面都是相同的,仪表板型号和字母只是表明了哪家工厂生产了这架飞机。C 和 D 型号的战斗总重均为 , 磅。尽管动力增加马力,最高时速却下降至 英里/小时。,磅的最大起飞重量很少使用。标准载弹量为 3, 磅,六门机枪可携带 , 发 英寸(毫米) 弹药。在某些条件下,通过使用外部机架,炸弹负载可增加至 5,磅。为每个气缸引入单独的排气管,需要特殊的发动机整流罩为C、D型提供了识别特征。
年美国军事决策者认识到欧洲战事将导致美制军用飞机需求量大幅增加,现有生产设施将无法满足产量要求。因此美国政府批准建设一系列全新飞机工厂,这些工厂主要坐落在中西部地区以避免被德国或日本飞机轰炸。 美国政府保留工厂所有权,并根据军事合同需要租给私人飞机制造商。堪萨斯州的堪萨斯城工厂就是其中之一,该工厂于年月开始兴建,原本被用于北美按许可证生产B-轰炸机。但考虑到北美需要专注生产B-,为此美国陆军说服海军取消 波音PBB-1“海上巡逻兵”水上飞机,让波音兰顿工厂转产B-。作为补偿海军将得到陆基B-和B-轰炸机来执行海上巡逻任务。一番操作下来,堪萨斯城工厂得以批量生产B-。
B-25C上的编号从C-1到C-5、-、-、-到-。D系列采用相同的破折号加上-和-。生产期间总共生产了架B-25C和架B-25D。英国皇家空军接收了B-25C和B-25D型号作为Mitchell II,获得架C和架D,序列号为FL164至FL218;FL671至FL709;FR362至FR384;FR393至FR397;FR900至FR939;FR-至FR-;FV940至FW280;HD302至GD345加KL133至KL161。
年9月日,第一批架B-25C的合同获得批准,该机公司编号NA-。年6月日,荷兰政府订购了架NA-,军用编号B-25C-5。年1月日英国和中国在租借法案的支持下分别订购架NA-(B-25C-)和架NA-(B-25C-),但这些出口型最后没有实际交付。第一架B-25C在年月交付,直到年5月最后一架即第架B-25C才交付完毕。
年6月日第一批架B-25D(NA-)的合同生效。北美英格伍德工厂为堪萨斯城提供了首批架B-25D的散件,第2批架飞机也是这个思路,只不过后来有些送到了通用汽车一费舍车体工厂进行组装。第3批剩余架飞机,直接以零部件的形式从英格尔伍德工厂运到通用汽车费舍车体工厂或堪萨斯工厂进行组装。年2月首批两架B-25D交付 ,接下来的B-25D几乎完全由费雪和堪萨斯城制造。年2月陆航接收首架B-25D,年3月接收的最后一架B-25D-。B-25D总计生产架。
XB-25E是一架B-25C-改装的防冰研究机。年初XB-44E改装完成,乔·巴顿驾驶该机在2月4日进行了首飞。该机绰号“燃烧的玛米”,因为其发动机常常发生起火故障。试飞表明这套机翼加热系统效果不佳,并且成本太高,所以没能引入生产线。XB-25F是另一架B-25C改装的防冰研究机,该机与XB-25E的不同之处是采用了电热除冰系统。结果证明XB-25E上测试的热空气除冰系统更实用,最终没有投入使用。这些改进最终被放弃,可能是因为米切尔几乎只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使用。
一架B-25D被改装为像F-一样用于摄影侦察训练。由于被证明是相对成功的,所以总共购买了十个这个版本。F-配备了更强大的R-发动机,并尽可能减轻了过多的重量,以提高速度和航程。改装用的所有B-25D都是来自北美堪萨斯的新飞机,拆除了所有武器、装甲和轰炸设备,空重降低了千克。该机在机鼻下方安装了3台同步照相机,为此下颚上增加了被称为“虫眼”的突起鼓包。F-通常还在后机身安装一部标准垂直相机 ,该机机组编制5人——两名飞行员、导航员、无线电操作、照相师。第照相联队和第1照相制图大队首先装备F-,任务是为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照相以便绘制更精确地图。前后共有9个中队操作过F-,在阿拉斯加、加拿大西北地区、巴西、喜马拉雅、南太平洋地区进行了航拍。
在年,乔治·肯尼将军麾下的美国陆军第五航空队就开始试验跳弹轰炸战术(Skip Bombing)——即从超低空投弹,利用水面弹跳效应攻击舰船。肯尼将军认为超低空跳弹轰炸会有更大的命中率,飞行员在米以下的高度飞行,以千米/时的速度接近目标,投下的炸弹 就会在水面弹跳,然后命中敌舰吃水线附近的部位。但这种战术需要飞行员在低空直线接近目标,轰炸重火力敌舰时会遭遇猛烈防空炮火,为此轰炸机需要重型前向火力来对抗。
年下半年,日本联合舰队就开始逐渐丧失自己的海空优势,这导致给守在各个岛屿上的日本陆海军送补给可就困难了。日本海军就想出了一个新方法:用轻型军舰搭配运输船搞快速运输,就算被美国人抓到了也不会损失太大。日本人这么脑洞大开,美国人这边自然也不甘示弱,绰号“老爹”的保罗·欧文·甘就脑洞大开了一次,他把目光放在了B-中型轰炸机身上,他计划把B-中型轰炸机改装为一架炮艇机。
他在把轰炸机的机腹炮塔拆掉了,转而装上一个能容纳公升航空燃料的油箱,接着又在机首两侧加装了4挺AN/M2 .7mm重机枪,然后投弹员的座位也拆掉了,转而又加装了四挺.7mm重机枪,让前向火力增加到了8挺.7mm重机枪,再加上机翼的4挺.7mm重机枪和尾部的2挺.7mm机枪,整个B-的火力暴增到挺.7mm机枪。通过大量的机枪对日军海军军舰扫射,B-简直就像火扫帚一样,铺天盖地喷撒着炮弹雨,把一艘艘日本军舰打成碎片。B-25C 被选中进行改装,该机被命名为“老爹的蠢事”,在初始测试中,发现机身机枪包的位置太靠前而偏离重心,所以向后挪了位置。随后的测试很成功,肯尼将军下令进行更多的扫射机改装。
到年2月底,澳大利亚老鹰农场机场已经完成了架扫射机的改装,并装备了第中队。B-扫射机在行动中大放异彩,该机飞行在桅杆高度以跳弹轰炸战术攻击敌舰两舷,8挺前射机枪有效压制了敌舰的防空火力。日军从腊包尔纠集来的8艘驱逐舰和8艘运输船,其中全数运输船和半数驱逐舰被 击沉或搁浅。B-25C/D扫射机的投弹命中率高达%。后来阿甘爹改装上瘾了之后,还把当时给 M4谢尔曼坦克配备的75mm主炮装到机头上了,当年的这个型号是B-25G型,这样的搭配让B-轰炸机成为有史以来使用火炮口径最大的飞机。不过当年的技术让这门大炮对准目标非常困难,所以实用性不是很出色。B-25G总计生产架。
到年初的马绍尔战役时,值得毫米炮射击的有价值目标已经很稀缺了。机枪和炸弹无法对付的目标越来越少,因此很多B-25G拆除了大炮,并在空出的位置再安装两挺毫米机枪。到年4月,汤斯维尔如此改装了架B-25G。B-25G在地中海战区只参加了有限的行动,因为强悍的德国战斗机和更密集的高炮使该机在地中海战区生存力不足。太平洋战区广泛使用的B-25C/D扫射机概念在欧洲和地中海战场上并不受欢迎,为此地中海战场发展出了自己的B-25C/D改装方案。
B-25C/D一直以来都受到自卫火力薄弱的困扰,于是第轰炸大队在前往非洲之前对自己的架B-25C/D进行了改装。这项工作由佐治亚州的华纳·罗宾斯后勤中心完成,拆除了几乎完全用不到的机腹炮塔,封住了炮塔留下的空洞。扩大了后机身两侧的射击窗口,并各配备一挺毫米机枪。尾部卧舱改为座舱,并安装一挺毫米活动机枪。突尼斯比塞大的西迪·艾哈迈德机场改装了更多的B-,除了增加自卫武器外,该机还增加了装甲防护,在飞行员座椅下方、仪表板前方、腰部机枪手地板、尾部机枪手地板及两侧安装了装甲板。第、、、轰炸大队的约架B-25C/D接受了改装。这些飞机参加了从突尼斯到德军投降的整场地中海战役。
年8月,一架更强大的米切尔B-25H取代了英格尔伍德生产线上的B-25G。B-25H(NA-)的武器比B-25G大大增强,在“实心”机鼻安装了一门轻量化的毫米T13E1机炮,此外机鼻固定前射机枪也由2挺增加到了4挺,这些机枪水平排开,每挺备弹发。该机还在前机身各安装两个毫米独立机枪包,每个备弹发。B-25H后机身两侧腰部射击窗口改为大型弧形“窗台”式结构,在后下方的球座上可各安装一挺毫米活动机枪。B-25H的尾部安装了贝尔M-7装甲炮塔,配备毫米机枪,为了容纳机枪手座舱,后机身略微加高。B-25H最具争议的改变就是取消了副驾驶,省去副驾驶的座椅、装甲、操纵系统可减重千克。现在副驾驶位置安装的是导航员简易座椅,因为他原来的位置已被炮塔占据了。
B-25H生产型换装了R-发动机,年7月日鲍勃·奇尔顿驾驶第一架生产型B-25H 首飞。年9月陆航开始接收B-25H。顶部炮塔向前移动到飞行员位置后方的位置。下部炮塔最终被完全取消。尾部区域经过重新设计,可容纳操作两把.7mm口径勃朗宁机枪。后机身两侧现在标配有炮座或水泡,并各携带一挺.7mm机枪,每挺机枪可发射发子弹。机鼻毫米火炮被保留,安装一种新型轻型火炮T13E1。此外,H型还可以携带3,磅炸弹或2,磅航空鱼雷以及机翼下的八枚127mm火箭。
年2月远东航空队接收了首批B-25H,装备了第中队。并最终生产了架。B-25H火力强大,具有挺毫米机枪以1门毫米炮,此外还能挂载千克炸弹或一枚千克的鱼雷。B-25H的毫米炮的准心定在米,进入攻击航线后一般在米高度开始射击,在米高度结束射击。在实战中,一般飞行员在米远就开始射击,到米时平均可以射击三发炮弹。实战显示装备机炮的B-25H并不比装备机枪的扫射机更有优势,战争进行到了此时,只能机炮来解决的目标并不多见了,对于普通目标来说,用机枪或炸弹同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从年8月开始,在西南太平洋的美军已放弃使用重型机炮。最终大部分炮被拆除,改用机枪。
年初,北美向美国陆航提交了一种改进型攻击/轰炸机方案,该机具有B-扫射机的火力,性能同时大幅提升,公司编号NA-98X。因为该方案并不是应美国陆航要求研制的,所以没有军方编号。NA-98X换装两台普惠R-气冷星形发动机,安装在新的低阻发动机舱内,驱动两幅带大型圆锥桨毂罩的螺旋桨。该机还安装了新型计算瞄准具,机背炮塔更换了北美设计的低阻透明罩,尾炮塔配备补偿瞄准具,腰部机枪安装光点反射式瞄准具。NA-98X的翼尖也从圆形改为方形,使副翼进一步向外延伸以增强滚转控制能力。
第架B-25H被选为测试机,换装了带本迪克斯·斯特龙伯格化油器的普惠R-发动机,并在发动机罩顶部为化油器开设了高速进气口,安装大型桨毂罩,翼尖改方。除拆除机枪包外,该机的武器配置和B-25H相同。年4月日,佩里·里奇少校和温顿·卫中尉驾驶NA-98X试飞,在麦恩斯机场低速通场时飞机空中解体并坠毁,两名飞行员双双遇难。调查发现该机在低速通场时两侧外翼段全部脱落,当时的机动过载已经超过结构限制。NA-98X坠毁后,该项目也随之终结。
B-25J(NA-)是“米切尔”轰炸机家族的最后一个生产型号,也是产量最大的B-,总产量达架。该机由北美堪萨斯城工厂独家生产,英格伍德工厂在交付了最后一架B-25H后就开始转产P-“野马”。堪萨斯城曾在短时间里同时生产B-25D和B-25J,年月该工厂交付首架B-25J,年3月交付最后一架B-25D。从年2月陆航接收第一架堪萨斯厂制造的B-25D型开始,直到年8月日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对日作战结束之时,在总共个月的时间里,堪萨斯工厂的5万名职工一共生产架B-,这其中包括了架D型机和架J型机。多数B-25J装备了西南太平洋的美军部队,少数装备本土训练部队。在地中海战场,B-25J也应要求装备了一线轰炸大队。年8月最后一架B-25J交付陆航,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天,堪萨斯城工厂关闭。
B-25J回归中型轰炸机定位,恢复了B-25C/D的透明机鼻并继承了B-25H的尾部炮塔、腰部窗台式舷窗、前机背炮塔,以及B-25H后期批次的前机身两侧机枪包。B-25J还恢复了副驾驶,机组编制6人——正副飞行员、导航员/投弹手/机枪手、机背炮塔机枪手/工程师、无线电操作员/腰部机枪手、尾部机枪手。B-25J采用全电动炸弹挂架和弹舱门,并在腰部机枪位置安装了一个千瓦的加热器。B-25J的弹舱取消千克炸弹挂架后可挂载3枚千克炸弹,而不是之前的两枚,或者两枚千克穿甲弹,此外该机翼下挂架还可挂载6枚千克深水炸弹。
PBJ-1是B-的海军型,起源于海军和陆军在年中期达成交易。作为交易的一部分,陆航先期向海军移交了架B-25C和架B-25D,海军编号分别是PBJ-1C和PBJ-1D,从此PBJ-1的编号后缀与B-一一对应。年2月海军获得了首批PBJ-1,首先装备了陆战队VMB-中队。许多PBJ-1拆除了机腹炮塔,并在此安装了海面搜索雷达。随后海军获得了大量的B-25H/J,编号PBJ-1H/J,增强了之前PBJ机队的实力。PBJ几乎全部装备陆战队,为此陆战队新建了许多轰炸中队,其中第一支是年3月在北卡州樱桃角建立的VMB-。到年底陆战队已经组建了8支装备PBJ的VMB中队,组成了陆战队最初的中型轰炸大队。年底又组建了4支中队,但还没来得及派驻海外战争就结束了。
年中期,硫磺岛的VMB-装备了经过了特别改装,能挂载毫米“小蒂姆”火箭的PBJ-1J。该机可在机身弹舱门上方的机身两侧挂载两枚“小蒂姆”火箭,火箭被释放后下落到一定距离后被一根拉绳启动点火。发射完“小蒂姆”后,PBJ-1J还能继续投掷弹舱内的炸弹。在第二枚原子弹爆炸到8月日日本投降之间,VMB-在夜间使用“小蒂姆”攻击了日本南部的目标。年加州中国湖海军武器测试中心与哈维机械公司展开联合项目,为PBJ-1J研制安装在机鼻的毫米自旋稳定火箭自动发射管。但因为该机没有通过地面和空中发射测试,机鼻火箭发射管概念也就夭折了。PBJ-1H BuNo 经过改装后完成了舰载起降测试。
年月日该机在“香格里拉”号航母上成功进行了首次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测试。但因战争已接近尾声,“米切尔”上舰的意义不大,所以PBH-1舰载型没有进一步发展下去。
二战期间,B-在各个重要战场上都有服役记录。主要由美国陆航、海军陆战队,英国皇家空军以及苏联空军所使用。其中在太平洋战场上,该机参加了在所罗门群岛、阿留申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新不列颠等地的轰炸作战。由于热带地形的特点,高空轰炸的效率较低,因此B-轰炸机在这里被改装为低空攻击型轰炸机使用,并对日军船只和机场进行了有效打击。这样的角色转换也被应用在中印缅战区。
年2月,在印度成立了刘易斯.布雷顿少将(前菲律宾远东空军司令兼美英荷澳(ABDA)司令部空军副司令)指挥的第航空军。第航空军成立时,布雷顿从澳大利亚带来了第战斗机大队与第7重型轰炸大队的骨干,这两个单位后来成为第航空军的核心力量。尽管布雷顿少将的想要第航空军获得一个完整的中型轰炸大队,但是当时陆军部可以分配给他的只有架B-轰炸机。年4月,布雷顿获得了陆军部的许可,将第7轰炸大队转变为一个混合大队,下辖两个重型轰炸中队和两个中型轰炸中队--他们是第和第轰炸中队(中型)。年4月日设立的第、轰炸机中队将装备B-米切尔中型轰炸机。5月底,第一批架B-25C型抵达印度卡拉奇基地,路上损失了3架。
年春,美军决定在中国成立第十四航空队时,美国发觉它本身对于该遥远的战场,宁愿提供装备,而不愿提供人力,于是陈纳德的解决办法是:“利用中国飞行员,充实飞行于中国的第十四航空队各单位的兵员”。 年五月,陈纳德与其直属战区司令史迪威中将,飞返华盛顿参加制海权会议,在筹备未来十四航空队之成立时,陈纳德的想法改进了,事实上是改变了, 而成为中美混合联队的构想,将由美国的飞行员及技术人员,领导及督导编配此一联队给中国人。后来指挥驻印缅第十航空队的戴维森准将,负责在‘荷花’的代名下,编组中美混合联队。有第三及第五两个战斗机大队,各由四个中队组成,另第一轰炸机大队,有四个中队。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空军共计获得约架C/D型和架G、H/J型(含中美混合联队),战损约架。其中,年6月起,开始获得B-25C/D,主要配属中美混合联队第1大队第1~第4中队,每队各架。最初得到装备的是第2中队,在印度完成训练后于年使用B-25D先行投入常德会战,当时涂装还是美国陆航样式,只是将美国机徽涂去换成中国空军标志。年,在中国支援抗战的美国陆军第航空队装备了B-,用于对日军作战。其中,中美空军混合联队第一大队(中型轰炸机大队,下辖1、2、3、4中队)共装备架B-,分驻汉中、梁山、桂林、白市驿的机场。第混合战斗联队中型轰炸机大队,下辖的、、、中队共装备架B-,分驻零陵、印度汀江、桂林的机场。
年初第航空队在中国执行封锁任务的第轰炸中队获得了架B-25H,一开始被用于河流扫荡。月第中队获得了一些与毫米机炮配套的APG-13A测距雷达,从此可以在攻击航线中全程对目标进行精确测距,使精确瞄准更为简单。该设备由导航员操作,安装在了B-25H 、、、和上。年7月陆航接收的最后一架B-25H。年驻中国的第轰炸大队接收了B-25H,并在此一直服役到战争结束。此外缅甸的第1空中突击大队也装备了B-25H。
年初,第1大队开始换装B-25H,随后于月间获得G型。年秋季,中美空军混合联队一大队4中队开始装备B -25J轰炸机。按照分工,C/D和J型主要用于对地面目标轰炸,G/H主要用于东南沿海和南海巡逻攻击日军海上舰船。抗日战争胜利前,中国空军选派第2大队前往美国受训,拟再接收1个大队的B-,训练期间抗日战争结束,该队转训C-运输机,后改编为空运部队。
年6月起到战争结束,部署于中缅印战区的第二十和第十四航空队使用B-“米切尔”轰炸机发起空中遮断战役。在战役最为激烈的年月,美军共直接投入两个中型轰炸机大队,架B-中型轰炸机。另有架B-提供给中国空军下属的中美混合联队。此外,还有架B-作为训练,侦察和VIP运输用途。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空军从美军接收B -,最多时共装备架。年月日,解放军占领沈阳北陵飞机场,缴获了B-飞机。随后, 东北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派员进入沈阳接收国民党东北空军司令部所属机场、工厂、仓库和人员,调整合并了国民党留下的军工厂,将原“国民党空军维护组”更名为“东北航校机务处第五厂”,成为飞机修理厂。五厂至少修复了B-飞机1架(有消息说是2架)。年月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平南苑机场缴获1架B-及台发动机。年4月7日,国民党空军第一大队9中队中尉飞行员梁惠福携带汉口警备区少尉排长黄琪玲和小学教员王亚蒙,驾驶一架号美制B-25J轰炸机,从汉口王家墩机场起义,安全降落在解放区郑州机场。
年8月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担负作战任务的飞行中队华北军区航空处飞行中队,在北平南苑机场成立。年月,华北军区航空处飞行中队装备了B-轰炸机1架。年月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时,还有良好的B-轰炸机4架。年月日,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独立第一团,在广东三灶岛缴获降落的国民党空军第一大队第9中队B-轰炸机1架并俘虏机组人员,年月日由解放军空军华侨飞行员吕天龙飞回广州。年3月日,国民党空军第十大队专机组少校飞行员戴自谨、机械师史殿文驾驶一架B-轰炸机,从台湾飞回上海江湾机场。年,人民解放军空军最后2架B-25J轰炸机退役。年前,北京航空学院曾陈列1架B-25J攻击型飞机。该机于“文革” 中被分解。
~年,通过《租借法案》共有架B-轰炸机交付苏联。有趣的是,这种美军的中型轰炸机到了苏联后,成为了苏军的远程轰炸机,这是因为苏联空军当时对轰炸机的定义与美国存在较大的差距。苏军以B-为基础,成立了几个远程轰炸机团(ADD)。在作战方面,B-大大优于苏联空军装备的同类型轰炸机,如DB-3和伊尔-4,甚至比里-2运输机改装而来的轰炸机都要先进很多。
俄罗斯上佩什马的乌拉尔矿业和冶金公司军事装备博物馆。博物馆里展示的这架B-“米切尔”轰炸机其实是由四架不同的轰炸机组装而成的。这架组装的B-轰炸机由美国AeroTrader公司制造,该公司从年开始,就一直从事B-轰炸机的修复和翻新业务。在组装这架B-轰炸机的时候,驾驶舱内安装了一块新制作的金属铭牌,上面刻着飞机的生产序列号()和验收日期年月日。历史上这个生产序列号的B-“米切尔”是在年生产的,并在年月与其他架B-一起送往苏联,但其后续命运不得而知。这架B-“米切尔”中型轰炸机,由美国专业公司修复,最大限度保留了这种轰炸机的历史原貌。即使与西方国家其他的B-轰炸机相比,乌拉尔矿业和冶金公司军事装备博物馆收藏的这架B-“米切尔”也丝毫不逊色。
B-也曾发生过一些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故,如年7月日曾撞击纽约帝国大厦。一架B-米切尔型轰炸机在转场到新泽西州纽瓦克机场时在雾中迷航,撞上当时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纽约帝国大厦第层(波及第层和层)事故。撞出一个约平方米的大窟窿。飞机油箱爆炸,大厦上半部立刻变得一片焦黄。一个螺旋桨的引擎横穿楼层飞了出去,砸进了街对面的楼里。后来,这次事故被称为航空史上最离奇的空难。并未破坏帝国大厦的建筑结构完整性。事故造成人遇难,遇难者中包括全部3名机组成员和建筑内的人。
从年底投入生产,到二战结束北美航空公司累计生产架B-及其改型,这一庞大的数字本身就诉说着它在战争中的核心地位和广泛应用。战后,B-在美国和全球各地的空军中服役多年,直到年才全部退役,而拉美国家的一些B-直到年代才退役,仍是航展中的亮点。战后,B-轰炸机继续在美国空军中作为教练机服役多年,直至年才全部退役。如今,仍然有一些状态极佳的B-活跃在各大航展的天空中。
B-轰炸机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出色的设计性能,更在于其多功能性和可靠性。它既能执行高空水平轰炸,又能进行低空精确打击;既能对地攻击,又能反舰作战;既能在航母上起飞,又能在简易跑道起降。这种多功能性使其能够适应各种战场环境,完成多样化的作战任务。同时,B-结构坚固,维护简便,深受机组人员的喜爱。作为二战期间最成功的中型轰炸机之一,B-在航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参与了多场重要战役,还开创了多项战术先河。从太平洋的航母起飞突袭,到欧洲的精确轰炸,再到北非的装甲猎杀,B-几乎出现在所有重要战场上,为盟军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B-轰炸机在二战中各个战场上都展现了出色的性能和灵活性,对敌方的目标进行了有效的打击。B-轰炸机不仅为美国陆军航空队服务,还援助了英国、加拿大、荷兰、苏联、中国等盟国,为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贡献。B-轰炸机也是航空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开创了由航母起飞执行长程轰炸任务的先河,也是第一种装备加农炮的轰炸机。B-轰炸机的设计和改进也为后来的多用途攻击机和战斗轰炸机奠定了基础。B-轰炸机是二战中的双发神兵,是美国航空工业的一个光辉篇章。
B-25J轰炸机性能参数:
机长:米
翼展:米
机高:米
动力:2台Wright“赖特” R- Cyclone“旋风”型缸双排径向发动机马力
续航:千米
最高速度:千米/小时
升限:米
空重: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千克
载弹量:千克航弹
武器:勃朗宁M2型.7mm机枪×(机头4、机头侧4、机背2、机尾2),勃朗宁M1919型7.62mm机枪×2(机侧),M4型75mm加农炮×1(机头)
机组成员:6人
生产数量:架(二战期间生产的所有型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