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言情小说-已完结言情小说排行榜-速读谷
1月日上午,广州市荔湾区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荔湾区区长毕锐明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荔湾区年主要工作并对年的主要任务作了安排。
年工作回顾:
经济发展保持平稳。
在七大领域部署攻城拔寨重点项目个。
新增注册资本万元以上企业家,增长倍。
新增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企业家。
新修订出台科技创新系列政策5项,本级财政科技经费支出亿元,增长%。
全区上市企业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家、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家。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家,新增省高企培育库企业家。
新引进各类人才落户人。
黄沙水产市场、花鸟鱼虫市场等个专业市场改造工作稳步推进,其中6个成功向综合化、品牌化和展贸化转型。
调整公布个部门权责清单,抓好项下放事权承接。
清理规范第二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项,清理审查证明事项项,取消区本级证明事项9项。
政府和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 和个工作日以内。
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现全程电子化服务,开办企业“免预约、零见面、无纸化”即时办理。
商事主体突破万户,注册资本总额突破亿元、增长%。
主要涉税费业务“一厅通办”、个涉税事项提速至当天办结。
率先在全市完成批而未供用地“去库存”任务。
广东当代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项目选址白鹅潭。
新隆沙项目基本完成出让前手续,陆居路项目动迁超过%。
海龙科技创新产业园区首批4个产业项目已启动,岭南V谷等项目正抓紧主体工程建设。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和泮塘五约微改造纳入国家试点,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二期项目已动工。
广州呼吸中心已动工,东漖村万平方米复建房顺利封顶,茶滘村复建房动工。
年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完成,年个老旧小区改造顺利推进。
顺利通过国家对沙基涌等条河涌“长制久清”考核,沙坦涌等条河涌已通过市级验收,%小微水体基本消除黑臭。
清理整治各类“散乱污”场所家,完成河涌拆违万平方米。
治理拆除违法建设万平方米,完成率%。
全年区财政投向民生领域资金亿元,占总支出的%,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新增就业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万人,培育建设各级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个。
接收8所公建配套学校,新增教育用地万平方米,中国教科院荔湾实验学校等3所学校如期开学,广州一中初中部改扩建等项目顺利推进。
新增电梯台,入选“广州党建十大品牌”。
成立全市首个区级律师调解中心,首创专业市场法律顾问室。
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个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荔湾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在全省首个通过终期验收。
政务中心服务超万人次、满意率%,承办热线案件万宗、按时办结率%。
年工作安排
(一)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加快建设海龙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力争个项目开工,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结合点。
力争9月份完成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二期骑楼部分改造。
推进茶叶、花卉、电子、服装等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推动黄沙水产市场整体搬迁。
(二)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积极争取将广佛科技创新产业示范区提升为省级综合试验区,形成“广州创新大脑、佛山转化中心”格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重要节点。
成立粤港澳医药健康产业联盟,力争把大坦沙生态健康岛、广州国际医药港纳入粤港澳健康产业“一园多区”发展方案。
(三)加快提升发展平衡性协调性。
完成芳村大道南快捷化改造,稳步推进广钢新城一期市政道路、龙溪路升级改造工程(东段)等项目建设。
动工建设如意大道、东沙隧道、芳村大道南管线扩容等项目,推动城市快捷路二期、鹅潭路、沙洛路、东漖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突破。
加强大坦沙岛交通系统研究和优化提升,规划建设与中心城区的连接通道。
启动白鹤沙大桥、浣花路西延线、海龙围规划路等项目前期研究。
争取将广佛江珠城际轨道起始站设在白鹅潭地区。
力争把大坦沙岛更新改造项目纳入中新合作区范围。
加快广船地块、广州港内四码头、广钢总部等旧厂改造项目建设。
推进更高层次的广佛同城化,积极共建全国同城化发展示范区。
(四)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美丽荔湾。
确保沙坦涌等条河涌通过国家省市考核、郭村涌等条河涌初步消除黑臭,完成黑臭小微水体整治任务。
加快推进西朗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新建城中村污水管网公里以上。
深入推动个机团单位和个生活小区垃圾分类减量,全面完成“三化四分类”的区级样板创建。
治理违法建设万平方米以上。
加快推进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全面完成旧楼宇加装电梯三年行动计划任务。
高质量建设精品珠江西十公里,有序开展沿江西路、沙面等历史建筑风貌区景观设计。
(五)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创新。
加快真光中学、四中、西关外国语学校、西关培英中学等改扩建项目建设,确保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九月开学。
区儿童医院、人民医院、骨伤科医院等项目建设。
推进十三行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和联合申遗工作。
推动广东当代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项目加快建设。
新增就业2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万人。
(六)加快建设务实高效清廉的人民政府。
全面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建设统一的大数据综合应用管理平台,推进全区政务数据资源深度共享。
大力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严管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和国有资产。
【记者】余嘉敏
【摄影】吴伟洪 王誉臻
【作者】 余嘉敏;吴伟洪;王誉臻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