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兵的快乐生活从第一集到最后大结局最新章节列表_阿兵的快乐生活从第一集到最后大结局全文阅读-千千小说
新华社雅温得6月日电(记者乔本孝)不是阿兵把画笔带到非洲,而是非洲让阿兵重新举起画笔。“非洲是创作的宝库,这里是我的‘主场’。”阿兵说。
岁的黄建兵来自著名侨乡福建福清,在中部非洲国家喀麦隆已旅居年,“阿兵”是他作画时的落款。从赴非做贸易实现财务自由,到在非重拾年轻时的画家梦……非洲大陆可以说是他的福地。
在喀麦隆雅温得,黄建兵以日出为主题作画。新华社记者 乔本孝 摄
或许是天性使然,黄建兵从小就对美术情有独钟。岁那年,他半工半读开始学习油画。岁,他离开工厂,来到厦门大学附近租住,旁听艺术学院课程。
彼时,将作品卖给在厦门收画的欧美画商,黄建兵可以靠画画养活自己。“那时一个月能赚多块钱,我每天和朋友们聊以后成了画家会如何如何。”黄建兵笑着说道。
后来,黄建兵去了杭州,在中国美术学院附近照样租一间房,旁听,交友,画画……再后来,他回老家结婚,生活越填越满,“慢慢就不想当画家的事了”。
在喀麦隆雅温得,黄建兵以日出为主题作画。新华社记者 乔本孝 摄
年,经亲戚介绍,黄建兵来到喀麦隆经济中心杜阿拉,从事鞋服贸易,自此心思都放在往返中非的货柜上。
“我当时问自己,是不是做了生意就不能搞艺术了?”黄建兵说,“之后我想通了,其实完全不矛盾。”
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黄建兵报名参加中央美术学院为期一年的进修班。老师看重他在非洲的独特经历,特许他可以半年不来上课,条件是在非洲创作一批作品。当年,黄建兵画了多幅画,把喀麦隆的风景、人物、民俗都展现在画布上。
旅非生活帮助黄建兵确立自己的艺术风格,完成个人的“色彩解放”。“非洲的色彩热烈而天真,这种特性深深植根于非洲的人文地理,非实地生活不能体悟。”说话时,他手上还粘着前一晚作画留下的颜料。
在喀麦隆雅温得,黄建兵利用矿山钻头即兴创作。新华社记者 乔本孝 摄
黄建兵告诉记者,时隔多年能重新开始创作,并不全因为“情结未了”。
“当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久,我作为侨乡子弟就想出来闯一闯。”他说,“国家越来越强盛,中非关系越来越密切,我才能有基本的物质基础支持艺术创作。”
年5月,喀麦隆驻中国大使馆举行喀麦隆国庆节招待会,展出了黄建兵的作品。喀麦隆驻华大使称赞他是“两国文化交流使者”。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