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是什么意思
唐代主管侦缉逮捕的官差,其官称为“不良”或“不良人”。你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
不良人是唐代官府中的一个秘密部门,类似于明代锦衣卫,只对皇帝负责。有天罡三十六校尉。从事侦缉逮捕的官差。主要是唐代官府管侦缉逮捕的小吏。 坊丁,各坊的治安巡查员,兼掌坊门开闭。
“不良人”这一叫法的根据为称谓学中汇集亲属称谓、社会称谓的里程碑式著作《称谓录》。《称谓录》的作者梁章钜曾任大清通理馆、内廷方略馆编修、礼部主事,是清朝知名学者、礼学家和文学家。他在《称谓录》中解释,“说铃续云,缉事番役,在唐称为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即汉之大谁何也,立名甚奇”。
其中的“不良帅”就是不良人的领头人,据说袁天罡曾担任过“不良帅”!
中国人喜欢“顾名思义”,从字面上理解,所谓不良,意思是不善,不好,所谓不良人,指的是不干好事的人,比如“不良少年”,“不良之辈”,“不良老板”等等。
然而,唐朝的“不良人”,却是官府一种“工作人员”的统称,是官府征用而来,用来侦缉、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小吏。
在被官府征用之前,这些人还真的是不良人,也就是所谓“有恶迹者”,包括地痞流氓,以及坑蒙拐骗者等等,他们之前做过坏事,但罪行不大,属于“可以团结的对象”。
《唐五代语言词典》的词条里,就有一条叫“不良”,是这样解释的:“唐代官府征用有恶迹者充任侦缉逮捕的小吏,称为‘不良’,俗又称之为‘不良脊烂’,其统管者称‘不良帅’。”
《称谓录》引《说铃续》:“缉事番役,在唐称为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即汉之大谁何。”
不良人是唐代主管侦缉逮捕的官差,其官称为“不良”或“不良人”。
不良人是唐代官府中的一个秘密部门,类似于明代锦衣卫,只对皇帝负责。有天罡三十六校尉。从事侦缉逮捕的官差。主要是唐代官府管侦缉逮捕的小吏。 坊丁,各坊的治安巡查员,兼掌坊门开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