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常用的40个内置函数使用介绍

liftword5个月前 (12-07)技术文章45

Python 提供了许多内置函数,这些函数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编写代码。熟悉并掌握 Python 内置函数,不仅可以提高编程效率,还能让你的代码更加简洁、易读。本文介绍这些常用的内置函数供大家学习。


1. len(): 计算字符串、列表、元组等对象的长度

my_list = [1, 2, 3, 4, 5]
print("列表的长度:", len(my_list))

输出结果

列表的长度: 5?


2. sorted(): 对可迭代对象进行排序,返回一个新的排序后的列表

my_list = [3, 1, 4, 1, 5, 9]
sorted_list = sorted(my_list)
print("排序后的列表:", sorted_list)

输出结果

排序后的列表: [1, 1, 3, 4, 5, 9]?


3. sum(): 计算数字列表的总和

numbers = [1, 2, 3, 4, 5]
total = sum(numbers)
print("数字列表的总和:", total)

输出结果

数字列表的总和: 15?


4. min(): 返回可迭代对象中的最小值

numbers = [3, 1, 4, 1, 5, 9]
smallest = min(numbers)
print("最小值:", smallest)

输出结果

最小值: 1?


5. max(): 返回可迭代对象中的最大值

numbers = [3, 1, 4, 1, 5, 9]
largest = max(numbers)
print("最大值:", largest)

输出结果

最大值: 9?


6. abs(): 返回数字的绝对值

x = -5
print("绝对值:", abs(x))

输出结果

绝对值: 5?


7. round(): 四舍五入浮点数到指定的小数位数

x = 3.14159
print("四舍五入后的值:", round(x, 2))

输出结果

四舍五入后的值: 3.14?


8. pow(): 计算一个数的幂次方

x = 2
y = 3
result = pow(x, y)
print("幂次方的结果:", result)

输出结果

幂次方的结果: 8?


9. range(): 生成一个整数序列

for i in range(5):
    print(i, end=' ')
print()  # 输出:0 1 2 3 4

输出结果

0 1 2 3 4?


10. enumerate(): 将一个可遍历的数据对象组合为一个索引序列,同时列出数据和数据下标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for index, fruit in enumerate(fruits):
    print(index, fruit)

输出结果

0 apple

1 banana

2 cherry?


11. zip(): 将两个或多个可迭代对象的元素打包成一个个元组,返回由这些元组组成的列表

names = ['Alice', 'Bob', 'Charlie']
ages = [25, 30, 35]
zipped = zip(names, ages)
print("打包后的元组列表:", list(zipped))

输出结果

打包后的元组列表: [('Alice', 25), ('Bob', 30), ('Charlie', 35)]?


12. reversed(): 反转一个序列并返回一个反向迭代器

my_list = [1, 2, 3, 4, 5]
reversed_list = list(reversed(my_list))
print("反转后的列表:", reversed_list)

输出结果

反转后的列表: [5, 4, 3, 2, 1]?


13. str(): 将对象转换为字符串

num = 42
str_num = str(num)
print("转换后的字符串:", str_num)

输出结果

转换后的字符串: 42?


14. list(): 将可迭代对象转换为列表

tup = (1, 2, 3)
lst = list(tup)
print("转换后的列表:", lst)

输出结果

转换后的列表: [1, 2, 3]?


15. tuple(): 将可迭代对象转换为元组

my_list = [1, 2, 3]
my_tuple = tuple(my_list)
print("转换后的元组:", my_tuple)

输出结果

转换后的元组: (1, 2, 3)?


16. set(): 创建一个无序不重复元素集

my_list = [1, 2, 2, 3, 4, 4, 5]
unique_elements = set(my_list)
print("去重后的集合:", unique_elements)

输出结果

去重后的集合: {1, 2, 3, 4, 5}?


17. dict(): 创建字典

keys = ['a', 'b', 'c']
values = [1, 2, 3]
my_dict = dict(zip(keys, values))
print("创建的字典:", my_dict)

输出结果

创建的字典: {'a': 1, 'b': 2, 'c': 3}?


18. all(): 如果所有元素都为真,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my_list = [True, True, True]
print("所有元素是否为真:", all(my_list))

输出结果

所有元素是否为真: True?


19. any(): 如果至少有一个元素为真,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my_list = [False, False, True]
print("是否有元素为真:", any(my_list))

输出结果

是否有元素为真: True?


20. bin(): 将整数转换为二进制字符串

print("10的二进制表示:", bin(10))

输出结果

10的二进制表示: 0b1010?


21. bool(): 将给定的值转换为布尔值

print("1转换为布尔值:", bool(1))
print("0转换为布尔值:", bool(0))

输出结果

1转换为布尔值: True

0转换为布尔值: False?


22. chr(): 返回指定 Unicode 码点的字符

print("Unicode码点65对应的字符:", chr(65))

输出结果

Unicode码点65对应的字符: A?


23. divmod(): 返回商和余数的元组

print("10除以3的结果:", divmod(10, 3))

输出结果

10除以3的结果: (3, 1)?


24. eval(): 计算字符串中的表达式并返回结果

expression = "3 + 4"
print("表达式的结果:", eval(expression))

输出结果

表达式的结果: 7?


25. filter(): 根据指定的条件过滤可迭代对象的元素

numbers = [1, 2, 3, 4, 5]
even_numbers = list(filter(lambda x: x % 2 == 0, numbers))
print("过滤后的偶数列表:", even_numbers)

输出结果

过滤后的偶数列表: [2, 4]?


26. float(): 将给定的值转换为浮点数

print("3转换为浮点数:", float(3))

输出结果

3转换为浮点数: 3.0?


27. format(): 格式化字符串

print("Hello, {name}!".format(name="World"))

输出结果

Hello, World!?


28. input(): 从用户获取输入(在交互式环境中使用)

user_input = input("请输入您的名字: ")
print("您好,", user_input)

输出结果

请输入您的名字: 张三

您好, 张三?


29. int(): 将给定的值转换为整数

print("123转换为整数:", int("123"))

输出结果

123转换为整数: 123?


30. find(): 用于在字符串中查找子串首次出现的位置。如果找到子串,则返回其开始的索引;如果未找到,则返回 -1

text = "Hello, welcome to the world of Python."
index_of_world = text.find("world")
print("子串'world'的索引:", index_of_world)

输出结果

子串'world'的索引: 22?


31. map(): 对可迭代对象中的每个元素应用指定的函数

numbers = [1, 2, 3, 4, 5]
squared_numbers = list(map(lambda x: x ** 2, numbers))
print("平方后的列表:", squared_numbers)

输出结果

平方后的列表: [1, 4, 9, 16, 25]?


32. ord(): 返回字符的 Unicode 码点

print("字符'A'的Unicode码点:", ord('A'))

输出结果

字符'A'的Unicode码点: 65?

33. reversed(): 反转一个序列并返回一个反向迭代器

my_list = [1, 2, 3, 4, 5]
reversed_list = list(reversed(my_list))
print("反转后的列表:", reversed_list)

输出结果

反转后的列表: [5, 4, 3, 2, 1]?


34. slice(): 创建一个切片对象

my_list = [1, 2, 3, 4, 5]
s = slice(1, 4)
print("切片后的列表:", my_list[s])

输出结果

切片后的列表: [2, 3, 4]?

35. sorted(): 对可迭代对象进行排序,返回一个新的排序后的列表

my_list = [3, 1, 4, 1, 5, 9]
sorted_list = sorted(my_list)
print("排序后的列表:", sorted_list)

输出结果

排序后的列表: [1, 1, 3, 4, 5, 9]?


36. sum(): 计算数字列表的总和

numbers = [1, 2, 3, 4, 5]
total = sum(numbers)
print("数字列表的总和:", total)

输出结果

数字列表的总和: 15?

37. type(): 返回对象的类型

x = 123
print("变量x的类型:", type(x))

输出结果

变量x的类型:?

38. zip(): 将两个或多个可迭代对象的元素打包成一个个元组,返回由这些元组组成的列表

names = ['Alice', 'Bob', 'Charlie']
ages = [25, 30, 35]
zipped = zip(names, ages)
print("打包后的元组列表:", list(zipped))

输出结果

打包后的元组列表: [('Alice', 25), ('Bob', 30), ('Charlie', 35)]?


39. open(): 打开文件,返回一个文件对象

with open('example.txt', 'w', encoding='utf-8') as file:
    file.write('你好,世界!')
with open('example.txt', 'r', encoding='utf-8') as file:
    content = file.read()
print("文件内容:", content)

输出结果

文件内容: 你好,世界!?

40. print(): 打印输出

print("你好,世界!")

输出结果

你好,世界!?

总结

以上Python 常用的内置函数,涵盖了从基本的类型转换、数学运算、字符串操作、文件操作到高级的迭代器和生成器。熟悉这些内置函数可以大大提高你在编程中的效率和代码的可读性。如果有任何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提问。

相关文章

揭秘Python中的超强库:Hypothesis

你知道吗?在Python的世界里,有一个名叫Hypothesis的库,它可以帮助开发者轻松编写高质量的测试用例。想要了解这个神奇工具的魅力吗?跟我一起深入探索吧!在软件开发中,测试是确保代码质量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