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文章 > 正文内容

花季·雨季 (郁秀)无广告阅读-去读读

liftword1周前 (11-04)小说文章2
年书路⑦ | 以深圳高中为背景的经典校园小说:《花季雨季》



.




上世纪年代,那还是诗的年代。


诗人俞心樵跑到清华蹭吃蹭喝,被一大堆姑娘围着,着实令弹琴的高晓松嫉妒了一把。风云突变,时移势迁,多年后,莫西子诗把俞的《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改编成民谣时,高老师早已占得“校园民谣领军人物”的美誉。


在年代,大紧也曾发表诗作,因此收到一麻袋的读者来信。不仅如此,在一位中戏姑娘那里,他读到了日后诺奖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黑色明信片》,其中有一句“电缆哼着某个被遗忘的国家的民歌”。


大紧读完,赶紧把诗化用在《荒冢》里:


我不知道我生在哪里

我生下以后会不会哭泣

我不知道我要去哪里

我唱着没有祖国的歌谣


在时代风气的影响下,高晓松写词,总是带着浓厚诗情。只不过他不掺和宏大叙事,也不负责启蒙公众。他写的一种自己所谓“骚柔”的作品。比如后来给老狼的《恋恋风尘》里,高老师把这份骚柔发挥到了极致:


那天,黄昏

开始飘起了白雪

忧伤,开满山岗

等青春散场


当时崔教父还批评他,你不要老写这些,你得弄《一无所有》《一块红布》这样的。高晓松的回答是,有人可以写民族写历史,我不行,哥们儿我就写点螺丝钉的伤春悲秋,难道螺丝钉就不值得写吗?崔教父没想到,年代一过去,螺丝钉的伤春悲秋,顿时就卖了钱。《同桌的你》红遍大江南北。


「听过的少年都忧伤了」


年代中期,高老师的诗作,也变成了启迪后一代诗情的佳作。


比如有个中学生,就在散文集《爱与痛的边缘》里,引用了《青春无悔》。还有一个辍学生,在小说《三重门》里,引用了《模范情书》。


要我说,大紧还是出生早了一点,没赶上最好的时候。《同桌的你》的稿费,才块钱。而以高老师写螺丝钉青春心事的那一手技术,如果放到年之后的青春文学市场上,一定会成为又一个难以撼动的“领军人物”。


要说鼻祖,他才是“青春忧伤文学”的鼻祖。




.




提起“青春文学”“少年作家”,业内普遍以写《花季·雨季》的郁秀为“始作俑者”。其实那之前,后来拍《无问西东》的李芳芳,岁就发表散文了。


年,她的散文集《十七岁不哭》出版,还拍成电视剧,捧红郝蕾、李晨,拿了金鹰、飞天双奖,被《人民日报》夸赞。《十七岁不哭》在豆瓣至今还有分,比后来的“疼痛青春”高出了不知几座珠穆朗玛峰。


但要说影响力,还是郁秀先打开了局面。


《花季·雨季》是郁秀岁躲在房间里写的。在深圳大学文学院教书的父母对此一无所知。直到书都写完了,听到郁秀偷偷跟出版社联系,拿来一看,说你这水平还是别出书了,咱们家研究文学的,丢不起这个人。


没想到一个编辑看了说,多万字别说写,就是抄,岁的孩子也不容易啊。


「郁秀和她的《花季·雨季》」


恰好当时深圳市委宣传部,想找一些反应中学生生活的作品。书稿几经辗转,就落到了宣传部。本来出版社想让郁秀花2万自费出书,被其父母拒绝,这一搞,宣传部出面大力宣传,顺利出版不说,直接冲上畅销榜。很长一段时间,榜单上《花季雨季》每天都是第一,最后销量破百万,被无数学生争相传阅。《花季·雨季》书名一热,市面上还出现了不少同名商标和消费品。


一年后的年,岁许佳的小说《我爱阳光》,也顺利出版。


出版这本书的,就是日后挖掘郭敬明的「春风文艺出版社」。这书想必也启蒙了郭对文学的热爱,于是在散文集里夸赞许佳:她的文字则像是从木棉枝叶间渗透下来的被洗涤了千百次的阳光,不急不缓地如春水般流进我的皮肤。



「封面还是很不错的」


也就在那一年,初中二年级的郭敬明,在《人生十六七》上发表了处女诗作《孤独》,拿到块钱的稿费。同年,韩寒的处女作《弯弯的月亮河》也寄到了江苏版《少年文艺》一个编辑的手上。那个女编辑,名叫饶雪漫。


看完《花季·雨季》后,韩寒非常不屑,觉得这种文字,比自己差远了,心说自己也要写小说,跟这帮“少年作家”们比试比试。


远在四川自贡的郭敬明,或许也是这么想的。


就在一年后,历史给了他们机会。




.




年,《萌芽》老主编辞职,杂志销量跌到一万本,发不出工资。上海作协副主席赵长天没办法,亲自当社长。面对惨淡销量,赵社长打算找一些名家来写点中学生能看的作品,比如跟苏童约过一篇《表姐来到我们村》。


对你们村没兴趣的中学生看了,并不买账。赵又改策略,从中学老师手上征稿,想找一些优秀作文。结果稿子收上来,浓烈的八股气。彼时,正是应试教育最极端的日子。赵社长看了说,怎么现在孩子写作都这腔调了?


编辑傅星就说,要不然搞个比赛?这样稿件问题就解决了,还能挖掘有才华的作者。还有位编辑说,最好跟清北、复旦这些高校合作,弄他个保送名额,这样不但声势浩大,也是对应试作文的一种冲击。提这个意见的编辑,名叫李其刚。韩寒写《杯中窥人》,那团纸就是他往杯子里丢的。


「一大波人的青春回忆」


就这样,年,“新概念作文大赛”拉开序幕。首届大赛,赵长天特意跟江浙沪的中学联系,强调不收参赛费。大赛启动时,韩寒得了疥疮,写了篇《求医》,在家养病。其父韩仁均看到此文,鼓励他去参赛。同期与他参赛的,还有多人。结果其他复赛选手都收到通知,他却没收到。《萌芽》惜才,单独给了他一次机会。在一个多小时里,他写出了《杯中窥人》。


这段传奇,当时并未激起太大波澜。首届比赛结束,是名为《一篇作文进大学》的报道激起了广泛讨论。无数家长、老师发现,原来在高考独木桥外,《萌芽》杂志开辟出了一条新道路。于是第二届参赛人数,猛增到了2万。《萌芽》的销量也随之节节增高。数年后,一度狂增到了万册。


然而,就在年后,故事急速转向。“一篇作文进高校”的神话,瞬间失色。原因是,诸多参赛者发现:破格录取算个屁,这大赛能出名啊!


也许正是看到这一点,郭敬明在参赛时,买了七张报名表,写了七篇文章。后来去上海参加复赛,他又提前写好了复赛文,决定明天不管什么题目,都可以往上套。不得不说,咱们郭老师真是人脑算计机。


而在那时,跟郭老师一样不远万里赶去上海参赛的,还有全国各地想通过新概念出名或加分的孩子。事情之所以从“选拔作者”转变为“直升高校”进一步转变为“扬名天下”,这又牵涉到一个名叫袁敏的编辑。


年,袁敏知道新概念后,便说服作家出版社推出了《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首印3万册。一开始卖得不好。袁敏就收集各种介绍和文章评论,写专文来推介大赛、选手。文章被海量纸媒转载,形成社会讨论。


不久,销量就冲到了万册。

「多少中学生的作文宝典」


历史的转向,往往就是这么偶然和枯燥。


由于出版社的介入,市场销量的介入,“新概念”不经意间建立起了一门“青春文学”。从此,“青春写作”和卖书、销量、财富,死死捆绑到了一起。


一年后,袁敏责编的另一本书,更是掀起了“青春文学”第一个高潮。


那本书,就是《三重门》。




.




那年《文汇报》发文,写了篇《语文考试分的孩子写出长篇小说》。袁敏读到此文,发现说的是韩寒。在编新概念文集时,袁敏就对他印象颇深。于是她联系到了韩寒,索要书稿。韩寒当时就对袁敏说:


“我要的不是比《花季·雨季》好一点点的东西,我要的是独一无二,旁人无法替代的最棒的东西。”


当年韩老师挂了6门功课,却不顾袁敏阻拦,非要跑去北京看样稿。怕的是对方把自己“遗毒同龄人”的段落给删了。因为那些都是他身上的锋芒。书稿终审完后,袁敏特意找曹文轩写序,并让韩寒写一个有个性的简介。


《三重门》上市正撞上“应试”与“素质”之争,韩寒一退学,紧接着上《对话》,迅速引起全社会关注。一盏盏红灯,顿时照亮他的前程。


其老成、犀利的文风,也让争论变得更激烈,书也因此卖得更畅销。


不久,韩寒就背着万现金去买了车。

「这段话为销量加了不少分」


而就在韩寒退学时,另一个北京女孩,也退学了。


如果说《三重门》里韩寒的简介,还是出版社的常规包装,那么给这位女孩出版《北京娃娃》的沈浩波,日后磨铁的创始人,就很懂营销了。


沈老师是北师大著名的诗人,青年时代做事风格就很出格,不是带着大家上台朗诵“下半身诗歌”,就是爬墙进女友宿舍。大三时,他在《中国图书商报》实习接触出版,毕业后在该报社《阅读导刊》任编辑部主任。后来报社倒闭,他就去咖啡馆写诗。然而写诗只能成穷逼。他这才盯上了出版。


跟朋友攒了万后,沈浩波出了一本《蜡笔小新宝典》。彼时,蜡笔小新正火,他以为能借机捞一笔,结果赔得精光。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笔友把一叠手稿送到他面前。读大学时,沈浩波曾创办诗刊《朋友们》,一个初中女孩通过此刊给他写信。一来二去,成为朋友。女孩的笔名,叫做春树。


岁时,春树在《中国初中生报》上发表《球友九乔》。韩寒退学时,她也正跟父母商量退学,并完成了《北京娃娃》的写作。你也不知道起这名字,是不是受禁书《上海宝贝》的影响。反正拿到书稿后,沈浩波如获至宝。


沈老师又借来5万块钱,根据书中所描述的反叛青春,给作品冠以“残酷青春”的头衔营销。春树参加签售会时,沈让她穿肚兜,当即引爆会场。


这本书一开始卖得也不咋样。结果版权卖到美国、荷兰后,外媒惊讶中国还有这样的新世代,直接让春树登上《时代》封面。


女孩就此成为一代反叛偶像,书也跟着卖火了起来。


春树在岁时,就赚到了万。

「春树登上《时代》封面」


沈浩波的出版事业,由此奠定根基。随后,他拿下胡兰成《今生今世》的大陆版权。一年之后,以郭敬明为代表的新一批新概念作者,接棒韩寒,横空出世。沈浩波在新浪网上看到一篇名为《草样年华》的连载,所描写的大学生活,继承了王朔、石康的京味调侃。沈赶忙联系了作者,孙睿。


《草样年华》发售时,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炒作。


这本书不但顶着去法兰克福书展被多个国家买走的名号,网上还流传出一大篇《孙睿语录》。语录中,说韩寒只是中学文学社水平,还说要教郭敬明写京味小说(当时《梦里花落知多少》已出版),更扬言要砸万元跟韩寒一较高下。结果《海峡都市报》联系孙睿,孙睿表示:这全是捏造的。


到底是谁捏造的,不知道。


反正这一炒,书是已经炒火了。

「也算开创了“大学校园小说”这一流派」


借着《草样年华》的成功,沈浩波又赚一笔,从此把目光投向了浩瀚的互联网,开始在网上找爆款。日后《诛仙》《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的爆红,都离不开沈大佬慧眼如炬、高超营销。「磨铁」的江山,就这么打下了。


但在“青春文学”市场上,沈浩波也就贡献了《北京娃娃》和《草样年华》两个话题。年前后,江湖上的带头大哥,是春风文艺出版社。


连“青春文学”四个字,都是他们最早提出来的。




.




出版《新概念文集》和《三重门》后,「作家出版社」并没有成为“青春文学”的唯一阵地,也没有拼命包装青春作者。而远在北方的「春风文艺出版社」,却在年前后,成为“青春文学”的重要推手。为何?


原因只有三个字:求生欲。


当时春风出版社,欠了外面万。


年,春风出版卫慧的《上海宝贝》。书中涉及性描写、腐化生活。半个月卖出万本后,书就遭禁。春风也被停业处罚9个月之久。


对于春风而言,这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他们不但失去了铁凝的《大浴女》,还失去了诸多作家的信任。9个月没有现金流,社里多号人吃饭,还有多万外债没还。等到重新开张,作家都避而远之。


「书中的X描写,其实很一般」


屋漏偏逢连夜雨,春风好不容易拿到陆川他爸陆天明的《省委书记》,首印万册,结果改编成电视剧,风评不佳。书卖到万册,就卖不动了。


就在春风绝望之际,社里偶然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那就是郭敬明。


恰好那时,一心成名的郭敬明,也最需要他们的帮扶。


虽然连续两届拿了一等奖,散文也发表了不少,但一开始,郭敬明并未受到市场重视。“新概念”的签售会,也没找他去。他的首部作品《爱与痛的边缘》被东方出版中心拿去出版,只卖了一万本。


对此,郭敬明并未气馁,一直坚持投稿。年,春风编辑时祥选编《年中学生最佳散文》,把他的《我上高二了》收录其中。是年秋天,郭发表短篇《幻城》,在萌芽论坛激起水花。恰好此时,盯住青春市场的春风,正寻找“下一个韩寒”。郭告诉时编辑,自己有意把《幻城》改成长篇,问是否愿出版。


对这个长篇,东方出版中心拒绝了。时编辑却第一时间赶往上海,在上大校外的一家小饭馆里,跟郭敲定了合同。时编辑回忆道:


“他很有主见,怎么设计封面、怎么配图、怎么营销自己,他都想好了。”


由于次年1月有图书订货会。郭只好在阶梯教室熬夜写《幻城》。这一次,春风选择赌博。铺满市场,6万册就够了,社里把首印提到了万册。


「最早一版的《幻城》」


为了营销《幻城》,春风不但到处找资源推荐,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做评论、访谈,还专门做了个flash传播,甚至连社长都在拜年贺卡中大力推介《幻城》希望各路发行商帮忙。小说的序,自然是找给《三重门》写序的曹文轩写的。连做flash推广,也写了专文,送到各大媒体去转发。


可以说,春风为了《幻城》,动用了当时手上所有能动用的一切营销资源。


结果大家看到了。《幻城》一举奠定了郭敬明的江湖地位。也正因它的成功,春风买断了郭大学四年的创作版权,为他创建“岛工作室”,为日后「最世文化」的诞生埋下伏笔。自此,春风开始在“青春文学”上发力。


他们接下来重点打造的一个作者,就是另一个给《幻城》写序的人,“新概念一等奖得主”张悦然。只可惜,事情并未按期望中那么发展。


不久后,他们还失去了郭敬明。




.




春树写《北京娃娃》时,张悦然正在准备高考。第三届新概念拿了一等奖后,张悦然以为可以保送清华,疯玩数月。结果教委突然下文,说文科生不保送,参加奥数的可以。害得张悦然只能重考,去了山东大学。


由于获奖,短篇作品集《葵花走失在》被作家出版社出版。不久,春风就找到她,希望出长篇。春风的定位很明确,韩寒是“叛逆小子”,郭敬明就是“好孩子”,春树是“坏女生”,那张悦然就是“青春玉女”。


当年北京订货会上,张悦然的《樱桃之远》一出来,订数就突破二十万册。


「张悦然的长篇处女作」


不过,《樱桃》销量并没有超越《幻城》。春风没有放弃,一直在广泛撒网。那时期,它和其他出版机构一样,盯紧了每一届新概念大赛的获奖者,希望从中培养出新的爆款,最好能和《幻城》一样卖个百万册。


时至年,“青春文学”泛滥成灾。各大民间出版社都希望抓住一个韩寒或郭敬明,以此赚取百万码洋。因此,在接下来几年里,凡是能写小说的青春作者和拿过新概念大赛奖的少男少女,都有大把出书的机会。


沈浩波也是赶着这一波,把孙睿的《草样年华》推了出来。


《草样》的爆红,带火了一大票描写大学生活的网络小说。什么《此间的少年》《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都跟着热了一把。而从新概念出来的颜歌、蒋峰、周嘉宁、张佳玮、张怡微等青年写作者,迅速成为各大出版社争抢的对象。连国外可爱淘的《那小子真帅》,也被营销成爱情圣经售卖。


利益之下,各方面军闻风而动。《羊城晚报》曾有文章说,张悦然在上海被出版商们手拿支票围攻,“逼着”签合同,也有书商不断在接触郭敬明,为其开出天价。市面上各种伪作、盗版,更是层出不穷。


「江南的起点」


由于郭敬明的爆红,书商们看到了“青春文学”这片蓝海。就在那几年,全年各月的开卷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都是青春文学,年度文学榜榜首及前几名也都是这种“学生写、写学生、学生看”的文艺作品。


但各路书商你追我赶,并没有造出第二个郭敬明。


倒是郭敬明借着这波热潮,开启了人生中的第二个身份:商人。


被春风买断后,郭敬明交了两本书。一本《梦里花落知多少》一本《夏至未至》。前者首印万册,后者首印万册。创下业内神话。


与此同时,由春风出资在闸北区租了个房子,郭敬明在此组建“岛工作室”。


年圣诞,新天地麦当劳,郭敬明向好友痕痕、同学阿亮说出计划。他想做一本图文混排的书,用好的设计、稿件,来吸引青少年。年,郭岁生日,由他主编的青春文学杂志《岛》正式启航。郭以为卖个几万本,就不错了。没想到一出手,卖了万册。春风见状,也组建“布老虎青春文学工作室”。《岛》和《布老虎青春文学期刊》的推出,都赶上了时代风口。


《岛》的成功,为日后郭敬明《最小说》一统江湖,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而不幸的是,春风的“布老虎青春系列”,却逐渐走向下坡。个中缘由,下文再说。先说那一年,《梦里》被曝出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


「又是封面比书好看的典型」


此事一出,郭敬明压力巨大。就在这时,一个男人主动找到他,说庄羽是朋友,可以从中斡旋,只要下次你给庄羽写个序,并在再版封面上表明“感谢庄羽给我灵感”,这事儿我能想办法给你解决。在北京渔阳饭店,这个男人险些说动了郭敬明。但郭敬明又临时改了主意。春风那边,则斥责庄羽炒作。


结果不久,这男人给庄羽出了《圈里圈外2》,直接在腰封上打出“郭XX就是抄袭这本书”。郭敬明看了啥感受,自不必多言。


这个本来想帮郭敬明摆平抄袭风波的男人,就是路金波。


两年后,他找到韩寒,雪中送炭,奉上百万版税。


数年后,他成为了韩寒最铁最铁的朋友之一。


也因为韩寒和青春文学,他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图书帝国,上市公司:「果麦」。


在展开“《最小说》崛起史”之前,我们很有必要先来看看他的故事。




.




路金波是经济系毕业的,毕业后并没有搞文字。直至PC互联网爆发,他借笔名“李寻欢”在天涯、西祠、榕树下活动,被榕树下的创始人朱威廉看中,拉到公司里做了总编辑。后两年,他和邢育森、安妮宝贝、宁财神成了榕树下的门面写手。郭敬明、颜歌啥的,也曾在这期间活动、相识。


关于榕树下的往事,以后有机会再聊。年,因为资金问题,朱威廉把榕树下和写手打包卖给贝塔斯曼。这让年届三十的李寻欢感到人生无常。写东西吧,他天赋没那么高,虽然《迷失在网络中的爱情》名震一时,但他自知,这是占了互联网便宜,自己的写作功力还差点意思:


“于是从那个时候,我就决定老老实实当一个生意人,逐渐把自负、把‘小我’隐藏起来,变成一个更无情、冷酷、客观的人。”


发完《粉墨谢场》后,李寻欢就恢复了原名,路金波,进军出版。年,在首体旁边的宠物店里,路金波第一次见到韩寒,揣着块,想把《像少年啦飞驰》改成漫画。一年后,郭敬明抄袭风波,他又找郭敬明,结果没能勾搭上。又过了一年,韩寒因为《长安乱》的盗版问题跟中青社打官司,路金波赶忙去“解围”,一打听才知道,韩寒因为练车,身上只剩下块了。


「韩寒与路老板」


见韩寒窘迫,路金波当即许诺了万版税。这无异于一次豪赌。因为当时他负责的“贝榕书业”,融资也才万。韩寒答应后。他生恐有变,晚上点把韩寒叫到办公室,直接签合同。韩寒看他面露难色,就说你先给我万也行。路金波就此开始了与韩寒长达十多年的合作。


次年,《一座城池》出版,路金波的事业起航。恰好这时,赶上图书市场和“青春写作”爆发季。擅长搞话题的路老师,可谓骚操作不断。


《一座城池》发售时,首印万册,万版税的新闻,就登陆各大头条。卖安妮宝贝的《春宴》《莲花》,路金波同样以超高预付版税,推出了“安妮宝贝一个字4美金”的头条。卖王朔《我的千岁寒》时,徐静蕾和韩寒闹绯闻,于是他又撺掇王朔和韩寒吃了顿饭,做成了电视节目。


「“都爱姐姐”是什么鬼?」


签约石康卖《奋斗》,路金波听说赵宝刚要拍,二话没说就给了高价。签约痞子蔡后,路金波又联合韩寒、饶雪漫、石康、蔡骏等人,搞了一次西藏七人行,结成文集《七喜》。早已被遗忘的痞子蔡《暖暖》发售,一口气卖了万。而《七喜》这个点子,是一个叫赵若虹的姑娘策划实施的。


多年后,赵若虹嫁给一个叫那多的作家。那多,原名赵延,当年在《萌芽》上发了一系列灵异小说。他爹也不是别人,正是赵长天。


据说因为奇招频出,当年出版业的私下饭局,一项必备活动,就是骂路金波。但不管再怎么骂,也挡不住路老板一路签下大牌,事业步步高升。


也正是那时期,路金波与韩寒建立了深刻友谊。他出韩寒的书,连合同都可以不签。在韩寒没钱时,还帮韩寒对接雀巢、凡客等各种代言。几本书下来,光版税就付了万。不过彼时,韩寒花钱实在太快,路金波在《GQ》的采访中就透露他如何4年花掉了多万的版税:


“他买套房,给他爸妈买套房,他妈妈买张床也要万;5、6个女友一人一张信用卡;今天买辆跑车,半个月后不喜欢了,折价卖掉…”


而对路金波来说,捆绑韩寒,主要为建立品牌。真正让他事业达到辉煌的,是一个叫郭妮的女生。借着玛丽苏写作东风,路金波一手打造了郭妮及其身后写作团队,靠《麻雀要革命》《天使街号》赚到了上亿码洋。


「玛丽苏文学,才是青春王者」


自打可爱淘《那小子真帅》那套嗑流入我国青春市场后,用以满足十几岁少女幻想的意淫文学就需求旺盛。什么明晓溪、小妮子,迅速被书商们挖掘、捧红。路金波也是看准了这点,围绕郭妮打造了一个写作团队,目的就是流水线生产“玛丽苏浪漫”。路金波曾在采访中透露,这个团队由十几人组成,怎么设计人物、情节,都有专人负责,最后由郭妮串联成文。


不过年后,郭妮自主意愿越来越强,最后跟路金波一拍两散。


只是那时,咱们路老师已然成了路大佬。终于,年,路金波出资万,韩寒母亲周巧蓉出资万,双方共同成立了「果麦文化」。


果麦上市当天,韩寒方面就从股价上赚取了上亿。


而在跟路金波合作的作家里,还有当年发表了韩寒处女作的饶雪漫。虽然路老板觉得自己营销饶雪漫有功,但饶雪漫觉得,我是自己混出来的。


饶雪漫是后,并没有赶上新概念的东风。作为郭敬明的老乡,她岁就在《少年文艺》上发表了处女作《无怨的青春》。后来一步步成了《少年文艺》的编辑。为了建立个人品牌,还打出过一个“花衣裳组合”。可惜当时国内图书市场上,少儿文学还没被炒热,她的名气不够大。


直至“青春文学”爆发,饶雪漫觉得机会来了,趁势打出“疼痛青春”的招牌。并且从年起,就举办“坏女孩夏令营”,与各地女生聚会、聊天,听取年轻一代的迷惘,顺便找点素材。在青春市场上,她不像郭敬明、韩寒那么能靠自身特质吸粉。于是饶老师另辟蹊径,搞了个“书模”。


「又疼痛,又青春」


《左耳》《小妖的金色城堡》《十年》《离歌》,这些为少女们量身定制的小说,邀请了王珞丹、叶一茜来做书模,后来还发展出类似“选秀”的活动。跟路金波合作《离歌》时,又弄了个MV。MV是找韩寒拍的。


也正是拍这MV时,韩寒为导演练手,给《后会无期》埋下伏笔。


饶雪漫经常带着书模去各大高校、三线城市乃至小县城签售、演讲,每到一处,粉丝夹道欢迎、兴奋异常。路金波跟她说,你要考虑走一些高大上路线,别老是去小地方。饶老师心说,我的读者是谁,我不比你清楚?


“我出道多年,非常清楚我的经营模式。是我自己塑造了我,不是路金波。”


谁说不是呢。路金波打造郭妮时,在书里附赠一些让女生激动的小玩意儿。饶雪漫则直接把自己的书升级为“影像化商品”。什么搞夏令营、选书模、拍MV,这都是卖书的手段。对此,饶雪漫心里有一本清晰的账单。


在《GQ》对路金波的采访中,饶老师无比拎得清地说道:


“如果让你选,很有名但没有钱,还是没有钱但有名?我选钱。”


没有这样的人生觉悟,我们当初红火的青春文学市场,还搞个屁啊。


没有这样的人生觉悟,精于炒作的书商,被利益驱使的作者,还卖个球啊。


没有这样的人生觉悟,哪儿来的什么《最小说》啊。


「未完待续,关注本号,阅读本文(下)」

相关文章

极品辣妈好V5漫画免费观看-漫画网 - manhua3com

「漫评」《极品辣妈好V5》为救儿子,她女扮男装成了他的保镖...

误入官场全文免费阅读(误入官场全文免费阅读全文)

喜马拉雅app。喜马拉雅app是一款听声音的软件,它可以听小说、听评书 、听音乐 、听广播等。可以在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在失眠的时候伴入睡,是一款可爱的听书软件。1、《蜀相》唐代: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

下堂王妃逆袭记免费阅读-容离-免费小说全文-作者-迩七作品-七猫中文网

《下堂王妃逆袭记》男强女强的爆笑言情小说一、《嫁与养兄后,他封王了》(已完结)作者:月寂烟雨  十二岁那年,侯爷爹寻来,范溪以为以后日子便是嫁给哪家世家或高官公子,大家族人事冗杂,能吃饱穿暖不必忧心生...

帝王业完整版txt下载(小说帝王业txt)

架空背景,并没有具体的朝代。剧情简介:上阳郡主王儇出身望族,流淌着皇室血脉,容貌倾城、才情出众,拥有令人艳羡的人生。谁料自及笄礼始,王儇就被无力阻挡的宿命卷入了棋局博弈之中,被数次当做交换的筹码,丞相...

星辰变后传之星辰再变有声小说

星辰变后传有两部,只看过一部秦羽宇宙大成后,秦霜下到人界修炼,在那里领悟了鸿钧道,还碰到了古盘(感觉像盘古),后来飞升仙魔妖界,遇到了孙悟空,在那里又发生一些事(这里不讲了),结果无意中撕裂了空间,来...

口才三绝完整版在线免费阅读_口才三绝小说_番茄小说官网

口才三绝,会赞美一个孩子帮妈妈洗碗,可厨房却如同闹了水灾。妈妈了解情况之后,赞美了孩子的动机,并和孩子一起讨论怎样收拾厨房。这对母子的沟通是圆满的。我们都知道语言是工作和生活中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但不...